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构建能源数字化转型生态体系

作者:麻鑫鑫 来源:国研智库 中国发展出版社 发布时间:2022-07-0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推动能源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时代产业数字化的典型代表,符合能源转型升级方向,符合优化能源结构要求,有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但在实际推进能源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数字化所带来的安全、创新、共享、模式等问题,需要构建起相对成熟完备的能源数字化转型生态体系,放大数字优势,加快转型升级。

|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与能源行业深度融合的重要表现,也是能源行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数字化赋能有助于传统高碳能源提质增效。从生产过程来讲,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相关理念与技术引进传统高碳能源行业生产、管理、利用等全流程,能够提升这些企业的生产效率、经营效益及安全性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成本、减少碳排,实现传统高碳能源行业的提质增效;从数据要素来讲,充分挖掘传统高碳能源行业领域沉淀的数据资源的价值,比如生产、能耗、运行、价格、消费、储能等数据,能够为这些传统能源企业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奠定要素基础。另一方面,数字化能够加速清洁能源创新进程。清洁能源是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和未来方向,科技是清洁能源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加大数字技术在清洁能源领域科研、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中的深度应用,能够进一步放大清洁能源科技创新所带来的优势,进一步触发和加速清洁能源数字化转型进程。

|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能源行业转型升级带来重要机遇,通过积极引入数字化发展理念,大力推动数字技术应用,能源行业在优化流程、提质增效、安全规范、资源调度、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由于我国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仍处于发展期,在实际推进进程中还面临诸多挑战与困难。一是信息共享不充分。能源领域所涉及细分领域、相关部门较多,信息共享难度较大,而且能源行业数据标准并不统一,形成大量多源异构数据,难以实现数据协同共享。二是数据安全存隐患。能源行业数据大多是涉及商业秘密、知识产权、关键技术的敏感型数据,近年来,全球能源大国企业因遭受网络攻击导致数据泄露的案例时有发生。随着我国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进一步加快,海量数据的集聚、流转、共享可能成为常态,对能源行业信息安全系统、数据平台及其他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三是商业模式待健全。无论是传统高碳能源行业在信息化、智能化生产管理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模式,还是清洁能源领域利用数字技术发展新业态的模式,都需要对传统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升级,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更好地推动数字化与能源行业各项业务的深度交融,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能源数字化带来的巨大价值。

|构建成熟完备的能源数字化转型生态体系

抢抓数字机遇推动能源行业转型升级,重点在于统筹经济、技术、数据、模式、安全等要素,构建成熟完备的能源数字化转型生态体系。一是调动能源行业及数字经济主管部门、各类企业、行业协会、智库咨询机构等力量,积极参与能源数字化转型生态体系构建,达成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共识,统一思想认识,全面统筹推进,推动形成能源数字化转型生态体系的根本性力量;二是完善能源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平台建设、组织建设等,夯实能源数字化转型生态体系的基础性力量;三是深化数字赋能程度,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5G等数字技术与能源领域生产、运行、管理、研发、服务等全领域各环节全方位的深度融合,创新新产品、新服务、新业务、新模式,构建能源数字化转型生态体系的引领性力量;四是聚焦需求完善配套体系,比如健全体制机制、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引入第三方评估等,形成能源数字化转型生态体系的辅助性力量,保障能源数字化转型生态体系有序运转。

(文/麻鑫鑫)

分享到:

关键字:数字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