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市场化改革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4-06-1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中国的经济规模已排名世界第二,但支撑这一规模的能源已达到世界第一,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二氧化碳最大排放国。特别是自去年以来,主要人口集聚区频频出现的雾霾,凸显出中国现有能源消费和使用结构已不可持续。

 

2013年我国的人均GDP为6776美元(人口按13.54亿,汇率按6.2计算)。根据2011年世界银行关于发展水平的划分,我国已经进入工业的高加工阶段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我国的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对能源刚需还将继续。

 

从能源的总需求来看,截至目前,按年均增长3.3%计算,到2015年,我国能源总消耗为40.1亿吨,与“十二五”规划40亿吨的能源总需求接近。按发达国家的最低人均能耗5吨标煤的80%计算,如果未来5年平均能耗年均增长3.3%的话,2018年至2023年均能耗增加3.1%、2023年以后年均能耗增加2.8%,大约在2025年左右即达到55亿吨标煤的水平。

 

特别要提的是,大气治污倒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已被全社会认同,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煤炭消费的增量近几年应该呈下降趋势,到2017年煤炭的消费增量如继续小幅下降,说明经济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调整产生了效果。

 

那么代替主力能源煤炭下降的其他能源是什么?需要认真研究。核能因安全的因素,在内陆建设至今还没有破题,加上设备制造、人员培训及核废料的处理等因素,到2025年装机不会超过1亿千瓦。水电开发涉及环保和移民问题,超过3亿千瓦后难度将加大,剩下的只有油气和新能源了。那么,油气和新能源能否承担起这一重任,笔者认为一定要把改革的因素和市场的活力考虑进去。

 

以页岩气和煤层气为例,“十二五”规划目标分别是65亿立方米和200亿立方米,实际上页岩气可能完成150亿立方米,而煤层气要完成目标很困难。从开采难度和开采的历史上看,煤层气的开采历史要远高于页岩气,但正是两者的市场化改革不一样才导致天壤不同的结果。此外,国家在“十二五”新能源规划中已经明确,要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分布式能源包括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和分布式新能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等)。如果改革和政策支持到位,未来分布式能源可承担我国能源发展的重担。

 

在能源领域里的改革,首先在观念上要摈弃我国“缺油、少气、相对富煤”的传统能源禀赋理念,按经济发展的程度确定能源的消费结构。笔者认为,随着中国人均GDP的增加,大量使用油气等清洁能源已具备条件。因此要加大油气的勘察、开发和销售方面的改革,破除“三桶油”的垄断。

 

我国的能源产品里煤炭是最先市场化的,以取消重点合同煤和市场煤价格双轨制为标志,煤炭的市场化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现在煤炭正向由较低级的现货市场向期货市场过渡,最终将会形成现、期货市场互补,以期货市场为主的煤炭市场。

 

借鉴煤炭的市场化发展思路,油气、电力的市场化改革必须下决心进行,只有改革才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

 

 

分享到:

关键字:能源改革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