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零碳园区与零碳电网 返回

赫尔洪德牧民在微电网上淘生活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4-06-1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记者从内蒙古东部电力公司获悉,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试点项目——赫尔洪德风光储互补发电站及微电网系统投运两年来,照亮了美丽的草原的深处,使牧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整个微电网系统稳定、可靠

 

据了解,在国家惠农惠牧政策的支持下,哈日干土嘎查牧民整体搬迁至赫尔洪德村,建立生态移民新区。由于赫尔洪德村远离主网电源点,为保证小区公共服务体系尽快完善,蒙东电力决定在赫尔洪德移民村建设分布式发电/储能及微电网接入控制和35千伏配电化试点工程。在35千伏东乌珠尔变电站—赫尔洪得风光储电站新建35千伏配电化线路53.3千米。

 

35千伏配电化恰好解决了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短、35千伏标准线路造价高的问题,而风光储发电站作为电源点,为线路的正常供电提供了保障。2012年6月30日,赫尔洪德风光储互补发电站的投运,让从荒漠中整体迁移出来的赫尔洪德移民新村通了电,让电网伸向了草原的更深处,亮起的点点灯光,成为牧民生活新的希望。

 

“有了电生活太方便了,新买了洗衣机,电饭锅、电炒勺,想考察个什么事情电脑一打开,天下事情全知道了,”哈日干图嘎查牧民那木拉表示,“现在我已经熟练的操作微机进行网上购物了。”据介绍,哈日干图嘎查牧民依靠稳定的电力搞起电气化畜牧业,新居依靠多网融合技术接入了数字电视、固定电话、互联网端口,同时牧民还享受到收看电视、收听广播、登录互联网、进行视频点播等增值服务。同时,网络平台拥有同步采集电能量信息系统功能。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赫尔洪德风光储互补发电站自从投运以来已累计发电55万度,其中风力发电8万度、光伏发电47万多度,整个微电网系统稳定、可靠,为农村可再生能源分散接入配电网相关技术研究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风光储电站被陆续推广

 

据了解,在保证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的前提下,10千伏线路的供电半径应为15公里,35千伏线路的供电半径是30公里。如果负荷密度较小,线路延伸的距离可以长些。而在呼伦贝尔地区,由于电网建设相对滞后,超过供电半径的10千伏线路和35千伏线路依然有很多,甚至有部分10千伏线路的供电半径超过了100公里。

 

为进一步提高农网供电质量,呼伦贝尔正加快推动农网改造升级。35千伏配电化能够解决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短、35千伏标准线路造价高等问题,再加上风光储发电站作为电源点,可为线路的正常供电提供保障。因此,呼伦贝尔供电公司在额尔古纳市、鄂温克族自治旗陆续推广了35千伏配电化项目,让电网不断向草原的更深处延伸。

 

“在蒙东电力公司辖区,无电地区大部分集中在呼伦贝尔地区,有一部分分布在边防线上,还有一部分是分散在河流沿岸的牧民。下一步,呼伦贝尔供电公司将加大农网改造力度,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要求,在这些无电地区普及两三家合用一个风光储电站的供电模式。”蒙东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分享到:

关键字:微电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