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追风逐日”变古丝绸之路为新能源长廊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发布时间:2014-06-1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翻过乌鞘岭,沿着古丝绸之路西行,在绿洲相间的广阔戈壁上,白色的“大风车”和蓝色的“太阳镜”交相辉映,蔚为壮观,古代“河西四郡”变成了新能源长廊。

 

“1.5兆瓦的风能发电机转动1小时,所发的电量,就能够一个家庭用上一年。”在金风科技[0.73% 资金 研报]股份有限公司酒泉分公司的厂房内,整齐摆放着1.5兆瓦、2.0兆瓦、2.5兆瓦等不同型号的发电机组,准备运往附近的电场进行组装,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这里每个人都在为新能源做事。”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酒泉分公司所在位置是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截至目前,产业园区内已入驻30多家风电、光电装备制造企业。“我们今年的产量达到800套,预计明年能达到1500套。”在中材科技[-1.14% 资金 研报]酒泉风电叶片酒泉有限公司综合部主管杨君看来,随着新电路输出网络建设,风能在河西走廊的发展形势会越来越好。

 

骄阳似火,风沙肆虐,过去影响人们出行的严酷自然条件,如今成了发展新能源的优势,甘肃“追风逐日”,将这里规划为了风能、太阳能开发的“宝库”。

 

在“河西四郡”中,酒泉就是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有“世界风库”之称的瓜州县就在其市域内。截至目前,仅瓜州一县,风电装机规模将达到400万千瓦,中电国际、中广核、龙源电力等全国知名电力企业纷纷落户瓜州。

 

“预计到今年年底,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基本建成。”甘肃省能源局局长孟开介绍,甘肃风能资源理论储备量为2.36亿千瓦,居全国第三位。

 

 

甘肃省在河西走廊建设我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同时,对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也进行了开发,短短几年时间,光伏发电装机突破300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

 

“这里光照充足,地面平整,光伏组件到了就可以直接安装,酒泉地区的装备制造业离敦煌较近,解决了设备的运输成本。”迪盛敦煌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运维部的负责人张鑫介绍。迪盛敦煌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位于敦煌市西10多公里的戈壁上,在所处的敦煌光电产业园内,截至目前已经入驻24家光伏发电企业,6家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这对新能源已经起步的甘肃来说,无疑会迎来一个“新的春天”,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甘肃在能源领域会更有作为。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风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