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电池 返回

韩国电池业遭遇“暂时的成长之痛”

作者:特约记者 张 静 来源:环球时报 发布时间:2022-07-2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受中国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持续扩张的影响,2022年上半年韩国电池行业在全球市场的市场份额较去年大幅下滑。据《韩国周刊》18日报道, 在全球车用电池市场迅速增长的当下,得益于中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中国电池企业较去年实现了翻番的增长。而LG、三星、SK等涉及电池行业的韩国巨头正在感受市场威胁。此外,部分欧洲国家取消对电动车的补贴也殃及韩国电池企业。韩国国内有声音认为,韩国电池业面临增长危机。但也有专家认为,汽车市场向清洁能源转换只是时间问题,因此韩国电池业目前的遭遇是“暂时的成长之痛”。

报道称,得益于国内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中国电池企业正迅速扩张,一度创造“K电池神话”的韩国相关企业则面临激烈竞争。今年1-5月,韩国三大电池企业的全球市场份额为25.6%,比去年同期的34.7%下降9.1个百分点。韩国电池行业首先要克服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供应链危机。韩国电池业对中国镁、稀土、锂等重要材料的依赖度超过80%,对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氪、氙、钯依赖度超过30%。

“与在6个月内投入天文数字金额的中国不同,韩国电池企业开始放缓投资步伐。”韩国《亚洲日报》称,韩国上半年动工的电池相关工厂有23家,公开投资规模的21家工厂总投资额约合750亿元人民币。而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动工的电池产业相关工厂达到85家。其中,公开投资规模的81家工厂总投资额将近6000亿元人民币。按领域来看,28家电池生产工厂总投资额约合2780亿元人民币,16家阳极材料及原材料工厂总投资额约合1127亿元人民币,17家阴极材料工厂总投资额约合968亿元人民币。此外,隔膜、电解液等电池相关工厂也陆续开始动工。

韩媒认为,此前通过价格优势占据市场份额的中国电池企业,现在开始通过提高技术竞争力扩大市场,并且在三元锂电池、圆柱形电池等领域加大投资来吸引全球客户。目前,特斯拉、宝马、大众等整车制造商,和起亚、双龙等韩国车企也开始采用中国电池。

压力之下,韩国企业正设法推进更多海外投资项目落地,主要目光集中在北美。LG能源解决方案此前公布,将于2022年第二季度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立电池生产工厂,但该计划于6月暂停实施。据推算,受高物价、高汇率等因素的影响,LG新能源投资费用可能会增至2万亿韩元(约合103亿元人民币)。▲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