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好安全帽,记者随工作人员穿过稍显阴暗的交通洞,进入被工程人员形象地称为“从大山腹中掏出”的地下主厂房,眼前豁然开朗:在大山深处开凿出一个高60米、宽20米、长170米的巨大人工洞穴,修建成现代化抽水蓄能电站的“心脏”,4台容量为30万千瓦的大型机组依次排开。站在已经实现抽水、发电的4号机组前,它正顶着黄色指示灯处于待机状态。突然一阵隆隆巨响,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开始高速运转,指示灯变为红色,进入发电工作状态。伴随着地动山摇的震颤,蒲蓄公司副总经理张全胜告诉记者,电站的总装机容量是120万千瓦(4×300MW),主体工程由上水库、下水库、水道、地下厂房组成,是当今世界技术含量最高、东北地区第一座抽水蓄能电站,总投资45亿余元。目前,工程主体基本完工,进入收尾、验收阶段,并且4号机组在今年1月1日首先实现抽水蓄能发电运营,正式加入到维护国家电网安全,调节用电波峰、波谷的行列中。
继续深入地下,来到厂房底层的3号机组段蜗壳层,见到法国专家Nabil,他正在对3号机组进行细微调试。今年53岁的Nabil1992年来到中国,曾经参与过我国首个抽水蓄能电站的设备调试工作。他在2011年6月进驻蒲蓄电站项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精湛的专业技术使他很快融入到蒲蓄电站的建设团队中。“工作是首位的。这是蒲石河电站所有人的理念,正是这样的理念,使电站建设进展得快速而顺利,才使年初的发电目标按期完成。”通过翻译,Nabil向记者表述了他进入蒲蓄项目的感受。正是被中方工程建设人员感染,这位向来遵从“劳逸结合”的外国人,也能在工期紧张的时刻,与所有工程人员一起多次连续奋战三十几个小时不眠不休。
沿水库四周起伏的盘山公路进入库区,站在上水库坝顶极目远眺,蓄水位392米、总库容量1351万立方米的上水库,依山就势于泉眼沟口筑坝成库,如一弯天池,坐落在高高的山顶之上。此时,冰雪尚未消融,银装冰封铺泻千里。面对眼前的壮观与震撼,在2003年5月蒲蓄项目最初启动便进入筹备三人组的副总工程师赵忠文,见证了项目建设由始至今的点点滴滴,顿生无限感慨:“8年,‘高山出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