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全球范围内都在积极开展有关动力锂电池梯次利用的研究。
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起步早,已有成功的示范工程和商业项目。日本4REnergy、夏普、美国特斯拉已先后将梯次电池用于个人或商业储能项目。
近日,远在大洋彼岸的大众汽车做了一个电池储能装置的试点——储能容器,简称为“PSC”,迎来试验旧电池的利用问题。
据了解,该装置中包含预生产的大众ID.3/ID.4电池,共由96个MEB单元模块组成,总净容量为570kWh(平均每个模块约5.94kWh),正是为了试验电动汽车的旧电池是否有利用价值。
大众汽车将此次试验的装置安装在了德国的Zwickau工厂。据悉,本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容量有所退步的旧电池开发再次使用的解决方案。
在进入回收之前,这些旧电池并用作用作储能装置。据悉,这个PSC将给4个150kW的本地快速充电站供电,降低电涌,还能更好地利用相邻的光伏安装。
大众官方指出,对于住宅区或一般电力有限的地方(如11kW或22kW),PSC可以大幅促进其快速充电设施的建设。
在国内,格林美、华友钴业与厦门钨业,中伟股份和赣锋锂业等企业也是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领域先行者。
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电池供应商,以及蔚来等整车厂也积极布局。
宁德时代早在2015年就收购了邦普循环,通过回收废旧电池中的金属元素来生产三元正极前驱体。其全资子公司宁德蕉城的经营业务也包括了电池回收系统。
比亚迪在全球设立了40余家动力电池回收网点;蔚来则与宁德时代、国泰君安等企业共同投资了电池资产公司“蔚能”,目标不只是做回收,而是要做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不过,今年7 月 1 日,国家能源局网站,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就《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2 年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意见稿提出,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时,应进行一致性筛选并结合溯源数据进行安全评估。
长沙矿冶院新能源循环利用事业部总经理熊伟接受高工储能采访时表示,退役电池并非要像学界所说的简单一刀切,只要对其综合分析,是可以登上“大雅之堂”的。
熊伟谈到,要给退役电池做全面体检、逐个筛选,分选出性能较好的电池进行梯次利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对退役电池进行全面检查,其次提高筛选精确率,对每一个电池建立准确的“数据档案”,“跳水”的电池直接资源再生不再梯次利用。
熊伟用一个电池“体检”的比喻,论及电池检查和筛选的必要性。就像人们做体检,检查一下特征指标,就是知道它是处于50岁还是60岁的状态。当然如果已经检查出他全部“80岁”了,那么就走再生通道。如果是处于“50岁”或者“60岁”,则可以将它们梯次利用起来。
熊伟谈到,尽管电池出现“跳水”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但不是每个电池都会跳水,只要筛选出有问题的电池即可。除了分选外,电池安全检测系统可实现电池性能预测,在电池衰减到一定程度上时进行更换。因此,第一,梯次利用的产品设计要更灵活,当个别电池因跳水等原因不能继续使用时,方便电池更换,不影响系统整体运行。其次,梯次利用还要解决可随时更换电池包的问题。
这次大众试点成功之后,或将给国内梯次电池储能运用带来一定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