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世界首台(套)300兆瓦级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开工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电力报 发布时间:2022-07-2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7月26日上午,中国能建主体投资的世界首台(套)300兆瓦级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在湖北应城市举行开工仪式。该工程建成后将在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实现单机功率世界第一,储能规模世界第一,转换效率世界第一,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5亿千瓦时,将有力推动应城产业转型升级,绿色经济发展和建设中国中部储能基地,在湖北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能建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首席信息官吴云致辞并宣布工程开工。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春和发来视频祝贺,孝感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江浩,中国能建数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万明忠,中南电力设计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新军出席仪式并致辞。中国能建数科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宋玉文主持大会。中国能建设计、装备企业代表,设备厂家等相关单位代表出席开工仪式,并为项目培土奠基。

中国能建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首席信息官吴云致辞并宣布工程开工。

吴云在致辞中指出,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是一项面向未来能源转型的硬核技术。在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人民政府和相关单位的支持下,中国能建主体投资的世界首台(套)300兆瓦级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是中国能建围绕“30·60”系统解决方案“一个中心”和储能、氢能“两个基本点”,全面融入“三大经济形态”,打造“新能源、新基建、新能建”的重要实践,也是中国能建加强央地合作,全力服务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示范工程一手承载着全产业链国产化协同创新的重任,一手承担着未来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托。下一步,中国能建将以此为新征程,持续深耕湖北,与湖北各级政府在更多领域务实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杨春和代表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对湖北应城300兆瓦级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开工表示祝贺。他指出,中国能建彰显央企担当打造我国单机功率第一的压气储能电站,工程依托湖北云应地区丰富的盐矿资源,拥有优秀的地下科研团队、地面研发团队、钻井科研团队和管理领导团队,以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定能助力湖北(云应)打造成湖北“储能之都”。

江浩在致辞中表示,应城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秉承亲商、安商、富商的发展理念,全力以赴优服务、优管理、优环境,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条件。他要求,项目所在地和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扬“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推动项目快建设、快竣工、快投产、快达效,实现企地共赢,实现共同发展。

万明忠作为投资方代表在致辞中指出,数科集团作为中国能建打造科技创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主要载体和支撑平台,聚合了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全产业链的尖端力量优势,积极融入参与湖北省新型电力系统的投资建设,聚焦世界首台(套)300兆瓦级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重大技术开发与示范工程项目,以建成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新样本、新标杆、新典范推动储能行业里程碑式跨越,助力地方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中国能建数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万明忠作为投资方代表致辞。

该工程位于中国中部储能基地湖北省应城市,以中国能建下属单位数科集团作为投资主体,总投资18亿元。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周期为18个月,规划建设一台300兆瓦/1500兆瓦时压缩空气发电机组及配套建设储能发电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及附属基础设施。中国能建作为全产业链链长牵头研发的大容量非补燃高压热水储热中温绝热压缩技术,形成了全国产化自主可控、兼顾效率和投资的新型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的“能建方案”,堪称“新能源接入电网的优化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稳定器”“用户侧能量管理的路由器”“特高压绿电外送的适配器”“超级充电宝”。其核心技术指标能源转换效率达70%以上,核心经济指标单位造价降至6000元/千瓦左右,开创了大容量压缩空气储能绿色、零碳、高效、经济的新路线、新方案。该工程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5亿千瓦时,将在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实现单机功率世界第一,储能规模世界第一,转换效率世界第一。

开工仪式后,大家还共同参观了企业宣传展板和企业开放日展区。

扩展阅读

压缩空气储能最大的技术难点其实在于地下储气库,地上部分的设备与系统集成,基于传统的火电建设已非常成熟,而地下盐穴的埋深往往在七八百乃至上千米,对中国能建数科集团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为了突破技术瓶颈,与中科院岩土所等地下盐穴权威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深地储能中心,对应城项目的地下盐腔开展了深入详实地勘察论证工作,一举破解地下储气库系列难题,为项目建设提供深地储能技术硬支撑。

与此同时,依托该示范工程开展的技术研发和建设工作,可使我国全面掌握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压缩空气储能关键技术,促进中国储能业务技术标准的建立,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集成技术,推动国产化储能核心装备研发。示范工程的建成也将进一步推动大规模新型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商业化,有助于丰富储能技术形式和完善能源结构,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并网消纳,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实现“双碳”目标。

据了解,应城地区地下盐穴资源丰富,已累计形成地下溶腔170多个,盐穴空间4000余万方,仅现存盐穴即可支撑3GW级储能基地建设。中国能建以湖北应城300兆瓦级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新技术示范工程项目为契机,借助全产业链的“链长”优势,在湖北省政府的支持下,着眼电网侧储能、用户侧储能、退役火电机组改造、新能源基地配套、特高压外送通道等应用场景,以储能业务为核心,以大型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为主要着力点,同步推动多类型储能业务发展,在湖北省应城市开展混合型储能平台建设,加快形成储能产业集群。同时引入中国能建相关业务板块的产业投资与项目投资,推动当地经济绿色循环发展。

除湖北以外,中国能建还将在山东、辽宁、甘肃、青海、湖南、江苏、浙江等多地布局百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远期规划千座,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打造稳定的“电力基石”。带动各省的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装备制造、绿色建材等多个产业,打造能源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储能产业链条,推动基地化发展,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实现“双碳”目标贡献“能建力量”。

分享到:

关键字:压缩空气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