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矿产资源开发与保障 返回

锂电国标缺失系列报道:标准缺失之乱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元器件交易网 发布时间:2014-06-2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行业标准缺失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市场上锂电池质量的参差不齐,这也让手机、移动电源等数码电子产品一直以来成为事故的重灾区,甚至就连“苹果”、“三星”这些大牌也不能幸免。

前不久,一直以擅长网络营销著称的小米公司就接连发生移动电源爆炸起火事件。问题的原因依然是电池的品质问题,虽然事后调查显示,发生事故的移动电源并非小米正品,但这也让更多的人注意到国内锂电池市场的鱼龙混杂。

“从根本上来说,中国的锂电池行业缺乏一个能起到约束作用的行业标准。”深圳一家移动电源企业的负责人告诉《高工锂电》,由于行业标准的缺失,各种质量参差不齐的锂电池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消费市场上。

这种说法也得到了不少电芯企业的认可,环宇赛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EO程志杰告诉《高工锂电》:“锂电池行业标准的缺失带来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行业的无序发展,造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良莠难辨。而那些以次充好的产品进入市场后则会扰乱整个行业的良性运转。”

也正因为锂电行业对锂电池的准入缺乏严格有效的标准,中国的锂电池市场一直以来呈现出小而分散的状态。

据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GBII)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锂电池企业在过去的1年时间里增加了170多家,总数量超过300家以上。其中圆柱电池企业新增100家,软包电池企业新增70家,这其中部分企业由原来的铝壳企业转产而来。

中国锂电池企业小而分散的另一层体现在销售额上。据GBII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位于中国软包锂电池产值前十名的企业的销售额达到了75亿元,占总产值的63%。其中,前四名天津力神、珠海光宇、比亚迪(002594,股吧)、亿纬锂能(300014,股吧)的产量达到53.7亿AH,占前十名的72.6%。其余近30%的市场份额被近100多家企业瓜分。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一个行业里同样类型的企业数量会有这么多。”一位新能源行业的证券分析师认为,缺乏严格的准入标准是造成企业扎堆进入的主要原因。

而企业增多造成最显著的问题就是价格战和同质化竞争。据GBII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现有的市场格局是高端软包产品的定价在10元/AH以上,中端产品定价在7-8元/AH,低端产品定价在5元/AH左右。可见,中国软包产品价格差距非常大,隐藏在背后的是质量良莠不齐、产品标准不一,在某种意义上说明相关职能部门对锂电池市场监管的缺失,这也导致隐藏安全隐患的锂电池产品进入消费市场流通(表1)。

然而,与数码消费市场的小型锂电池多而杂、标准不一、质量参差不齐相比,动力锂电池的发展情况更为令人堪忧。

 

然而,与数码消费市场的小型锂电池多而杂、标准不一、质量参差不齐相比,动力锂电池的发展情况更为令人堪忧。

数码3C电子消费类锂电池已经进入发展成熟期,确立严格的准入标准是为了让整个市场更为规范。但是中国的动力锂电池尚在刚刚起步,相关标准的缺失会让相当一部分动力电池企业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相关标准的缺失可能是造成安全隐患的一个重要因素。”中航锂电有限公司技术院院长周志勇认为,现有的动力电池测试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另外,动力电池企业在动力电池的标准和规范上并没有多少发言权,起主导作用的是车企。

而对动力锂电池企业来说,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缺乏所带来最大的影响是成本的提高。

“因为在中国不同车企,其电池路线、电池的规格和对电池的测评要求都各不相同,这就极大地增加了电池厂的研发制造成本。”周志勇坦言,正是因为缺乏标准和着重点,动力电池企业为满足车企的需求,就不得不生产尺寸、容量和电压各不相同的动力电池。但是,型号越多,相对的产量也就越分散,这样下来,动力锂电池企业的成本控制压力不可谓不大。

“目前,所有的动力锂电池企业都是配合车企来生产锂电池,同种型号的电池很难在其它类型的车上使用。”国内一家动力电池企业市场部负责人告诉《高工锂电》,缺乏统一的标准影响的不仅仅是电池厂,在间接上也让电动汽车的整体成本居高不下。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标准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