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重塑能源》:2050年美国或不再使用化石能源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14-06-2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50年的美国将不再使用石油、煤炭、核能、并大大减少天然气用量。”洛文斯(以下称“洛文斯”)信心满满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洛文斯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朋友,6月12日,他的新书《重塑能源》首次登陆中国,克林顿亲自为老朋友撰写了推荐语:“《重塑能源》一书内容睿智详实,涉猎全面,汇总了现有的最佳能源技术并将其立刻付诸实践,以此创造就业机会,终结我们对导致气候变化的化石能源的依赖……”

 

洛文斯是一名物理学家、能源问题专家,在过去40年中,曾担任过50多个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顾问,如今,他是美国落基山研究所联合创始人,中文名字叫卢安武。在《重塑能源》中,他预测,美国将在几乎不使用化石能源的前提下,使经济总量达到目前的2.6倍,节约5万亿美元,并创造出大量就业机会。

 

“接近100%使用可再生能源,这听起来难以置信。”国家发改委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李俊峰在鉴衡认证中心举行的发布会上说,但他同时承认,曾经的多次不可能变为了现实。

 

推荐此书的大人物不计其数,至少还包括美国前国务卿、前财政部部长乔治·舒尔茨、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局长詹姆士·伍尔西等。

 

最为重要的是,美国达到上述能源、经济目标完全依靠市场经济,而不需要政府的特殊照顾,其分析也并非基于碳定价或任何其他外因。鉴衡认证中心主任秦海岩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意味着,中国乃至其他国家可以复制。”

 

重塑美国四大用能领域

 

在卢安武看来,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终端能源效率需达到现有的3倍,终端电能效率达到4倍,可持续能源供给达到5倍。交通、建筑、工业、电力四大领域的创新及改变即可实现。

 

目前,美国每天要燃烧1300万桶石油才能保障人们可以开车上班、接送孩子、参加足球比赛、运输货物、乘飞机外出开会和度假,为此,美国人每天要从口袋里掏出10亿美元。

 

“燃烧石油,不仅毫无必要,而且浪费了大量金钱。”卢安武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宽敞、可快速启动并且性能超安全的轿车油耗更低,百公里耗油1-2升,消耗的是生物燃料、氢气、电力。”

 

这一革命性变革的支撑是改变生产交通工具的材料,变笨重为轻巧,并投资生物燃料和电动汽车。《重塑能源》计算,为此美国需要投入2万亿美元,但可以节省5.8万亿美元。

 

在建筑领域则主要依靠节能。在卢安武看来,建筑节能没有什么秘籍,它是很多小窍门的集合。

 

建筑是能源消耗的无底洞,占美国社会总能耗的42%和总用电量的72%,但其中大部分能源都白白浪费了。预测显示,到2050年,不断增加的美国建筑存量每年将消耗掉19.08亿吨标准煤,但利用相对简单的现有和新兴技术,就可以在30多年间削减38%的能耗。

 

书中陈述了多个利用现有技术提高建筑能效的例子。如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办公大楼仅使用现有美国办公大楼一半或1/3的常规能源,并且其所有电力来自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

 

《重塑能源》认为,以下几点可以帮助建筑物达到节能目标:跨学科视角和创新精神、能源使用情况透明、更新建筑节能政策,使之与公用事业企业激励机制一致等。

 

在工业领域,卢安武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推行现有成本效益好的节能和余热利用技术,可节约美国工业消耗一次能源的27%。”

 

最有冲击力的则属电力,《重塑能源》颠覆了中国目前的诸多传统思维:几乎可以百分百使用可再生能源提供美国所需的电力,而不用大规模储能技术。

 

卢安武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们发现,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一个集中式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混合体,这个混合体与能够确保需求侧与供给侧资源近乎实时平衡的高级通信与控制系统相融合,同时利用可孤岛运行的微电网确保系统弹性。”

 

如何重塑中国能源版图?

 

与会专家认为有必要抛弃传统思维,重新规划中国能源的未来版图。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说:“重塑能源、能源革命是全球的大趋势,中国也势在必行。”

 

戴彦德认为,《重塑能源》可借鉴至中国,“因为它所有的结论是建立在目前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基础之上。”

 

据悉,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王仲颖的最新结论是,到2050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至少应占到总能耗的65%,他说:“在目前的技术框架下,德国、丹麦的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50%没问题,美国研究称可以达到80%,我们的研究结论是,到205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加上核电可占全国电力系统比例85%左右。”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在使用更多可再生能源的路途上,技术不是问题,更多的是管理、利益及政策阻碍。

 

能源专家张迪在发布会上说:“如果能提前24小时预测电量、电价,中国有近四分之一的发电装机容量是多余的。技术不是问题,管理才更重要。”

分享到:

关键字:可再生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