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后,最近又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路线图越发清晰。草案称,作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10年政府将财政投入1000亿元,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明确了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达到全球第一。这表明了电动车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方面,动力电池将成为未来发展核心,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锂电池隔膜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核心材料行业,将会迎来一轮发展的高峰。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锂电池隔膜已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了自己的干法、湿法生产线。有2家最近也陆续推出了多层复合隔膜。但是应该看到,市场的要求在不断变化,国外同行的水平在不断提高,而目前我们的隔膜总体水平和国外先进公司的产品相比,还存在着某些差距。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锂电市场对隔膜的要求,也为了我国隔膜企业自身健康发展,我们对未来发展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一致性。
隔膜企业未来几年应重在研发而不是产业化。隔膜未来的研发重点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隔膜。在动力电池方面,未来为了获得高能量、提供大功率,通常一个电池需要使用几十甚至上百个电芯进行串联。由于锂电池具有潜在的爆炸隐患,隔膜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在自主创新方面要做到:A.重点解决隔膜的耐热性能,生产能在充放电过程中,大面积正、负极短路后仍能保持隔膜完整性的耐高温复合隔膜。B.在不影响容量的前提下,做出更薄的能满足小巧、微型产品需要的隔膜和满足动力电池性能需求的多功能复合薄膜。C.开发吸液性能、保液性能更好的隔膜,提高离子电导率。D.研发聚合物电解质隔膜、纤维隔膜等新型隔膜产品。
加强管理,提升我们隔膜企业的管理水平,确保生产产品质量的一致性。我在走访很多客户时都会提到这个问题,说国内的膜在使用过程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和进口的差不多,差的时候就很差,主要原因就是在于我们薄膜生产的一致性不好。
产品质量稳定主要取决于工艺、设备、原料及操作四大要素。只有确保工艺参数稳定,生产环境合格;设备及时保养、维护;原料批次少,指标要求严格;操作工严格操作规格规范操作;严格检测;问题产品绝不流入市场。那样我们的产品质量的稳定就有保证了。
2、注重隔膜专用原料的研发。
我国隔膜产品与国外差距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国外知名隔膜厂家很多都自己生产原料,要不就和原料厂家联合开发生产隔膜专用料。“南通天丰”已经联合南京大学与中石化合作开发锂电池隔膜专用料。
3、自主创新建自己特色的隔膜生产线。
我国各类薄膜生产企业引进生产线已有200多条,通过30年的引进、消化、吸收、学习先进经验,逐步形成了我们自己的制膜技术体系,也造就了一批机电设计、生产、加工达到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企业。
因隔膜生产线工艺性很强,我们要研发自己的工艺路线,所以要建成一批高效率、适合自身工艺特点的生产线。自主研发设计、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合适的设备,加上国内的成熟的薄膜设备制造、设计企业提供的设备,完全可以满足隔膜生产的需要。
国产生产线有以下几个优点:
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为进一步设备改造提供方便。
可以大大降低投资成本。
缩短项目建设周期。
生产线运行中设备维修和零部件更换方便。
培养自己的核心研发、技术团队。
总之,新能源产业给我们锂电池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但是我们还是要清醒地看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在萌芽阶段,仍然面临着价格、技术(电池、电机、电控三大瓶颈)、配套设施等方面的障碍,规模化仍需时日。可谓前途光明,道路崎岖。我们一定要静下心来抓紧研发适合未来储能电池、动力电池用的锂电池隔膜,使得我们能在新能源领域爆发时同步爆发,否则我们将注定被市场淘汰。
所以,我坚信我们的隔膜企业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在行业协会正确引导下,在隔膜企业的努力创新下,一定会打造更多在全球有影响力的锂电池隔膜民族品牌。为我国的锂电池隔膜全面国产化,为我国成为锂电池制造强国,为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