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矿产资源开发与保障 返回

“锂”想之路并非坦途

作者: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1-09-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尽管从各大媒体的报道及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来看,我国锂电池行业似乎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各大制造企业摩拳擦掌,准备乘着新能源汽车的“东风”大干一场,但证券时报记者在与一些企业的交流中发现,我们的“锂”想之路并非坦途。

  首先,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之前,锂电池发展极有可能陷入搞生产一哄而上、最终需求惨淡的尴尬局面。众所周知,我国新能源汽车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到底何时才能实现产能释放尚是一个未知数。在这样的背景下,单凭热情和理念,根本不足以把这个产业真正做大做强。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如果我国锂电池产业进入高铁式大跃进发展模式,其后果将非但不能推进节能减排,反而会造成产能闲置甚至是环境的破坏。

  其次,国内锂电池生产企业大都是小型的民营企业,从电解液的生产、正负极材料的生产到隔膜材料的生产,再到电源管理器件的生产,都有相对较大的技术壁垒,而目前来看,“各自为战”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就导致了产业链条拉得过长,难以保证电池的质量、安全以及使用寿命。

  再次,从废物处理的角度来看,目前国内锂电池的电解液主要成分是六氟磷酸锂,这种物质的处理和循环利用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它的污染性比干电池的污染性要高出若干倍,如果处理不好,将对地区的水源、生态系统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

  最后,从技术创新、技术标准、人才结构以及资金投入上来看,我国很多电池生产企业跟国外企业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多氟多(002407,股吧)(002407)董事长李世江曾对记者坦言,虽然在国内,我们很多技术标准已经上升为国家标准,但是跟国际相比,我们还要用好几年的时间去追赶,国内这方面的研发人才和研究经费实在太少了,未来之路还很漫长。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