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高效服务新能源并网 清洁电能送远方

作者:记者 王震 通讯员 王霞 来源: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22-08-1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8月4日,甘肃武威供电公司台区经理王文昶、刘建鹏走进甘肃重通成飞新材料有限公司风机叶片生产车间,为客户提供用能分析服务。在这里,长80余米的风机叶片经过铺层、灌注、合模、组装等十几道工序最终成型后,装车运往400多千米外的酒泉。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星星峡,绵延1200多千米。今年5月,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牵引带动全省协同联动发展。“三带”中的一项就是以清洁能源及新材料和特色高效农业为重点的河西走廊经济带。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抓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历史机遇,强电网、保供电、优服务,为河西走廊经济带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清洁电能送远方

8月12日,在位于玉门市的330千伏花海输变电工程现场,110千伏区钢构架即将完成吊装。该工程是国网甘肃电力为河西走廊经济带低碳绿色发展量身打造的重要项目之一。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区域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满足玉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北部重点项目用电需求,增强新能源发电外送能力。

甘肃省风光资源富集,位于河西走廊上的酒泉市、嘉峪关市、张掖市、金昌市、武威市均为Ⅰ类光资源区,风资源开发量也居全国前列。

“将河西走廊丰富的风光资源转化为电能送到远方,打造坚强的电力外送通道是关键。”国网甘肃电力调度中心调度处处长李全茂说。

“十三五”以来,国网甘肃电力不断优化电网网架结构。随着酒泉—湖南、昌吉—古泉、青海—河南、河西走廊第三通道加强工程等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成投运,河西走廊形成了联网紧密、远距离输送能力较强的电网格局。

甘肃省正大力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2021年9月,玉门昌马抽水蓄能电站被列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今年3月8日,送端位于河西走廊的陇电入浙特高压直流工程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国网甘肃电力正加快开展陇电入沪特高压工程的规划研究工作,并为正在建设的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高效服务新能源并网

6月22日,在华能金昌光伏发电有限公司金武公路三期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主控室,值长李静一声令下,逆变器启动,电脑屏幕上清晰显示出负荷曲线逐步上升。这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并网发电。

这是金昌市并网发电的第一个“光伏+储能”新能源电站项目。项目去年12月开工,到今年2月具备全容量并网条件,投运后年发电量可达950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8000吨。项目建设过程中,金昌供电公司持续跟进,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助力项目尽早并网发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电源已成为甘肃特别是河西走廊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

国网甘肃电力坚持“应并尽并”原则,多方面统筹考虑新能源电源的并网和电量消纳。今年1月,该公司成立新能源接网服务中心,于7月更名为电源接网服务中心,在“国网黄河之滨供电营业厅”设置“一站式”新能源电源并网服务窗口,为发电企业提供全流程并网服务。此外,该公司大力拓展省内省外两个市场,提高科学调度水平,推广绿色用能,促进新能源利用率持续提升。

国网甘肃电力各地市供电公司主动对接各地能源主管部门,充分了解地区能源发展趋势,动态开展电网市、县(区)新能源电源接纳能力分析,科学选择新能源电源项目并网方式,定期组织召开新能源电源并网协调会,解决并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提升并网服务效率。

1至6月,酒泉市、嘉峪关市、张掖市、金昌市、武威市共并网新能源电源项目22项,装机容量共计191.55万千瓦。

特色产业绿色升级

8月2日,在武威伊利乳业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内,灌装机准确无误地把牛奶装进包装盒,并自动粘贴吸管、装箱封口。有了充足的电力供应,生产线高效运转。

武威地处“黄金奶源带”和祁连山下绿洲平原,发展奶业拥有天然优势。近年来,当地政府将奶业作为现代特色农业的首位产业加快培育,吸引了奶牛养殖、饲草种植、物流物联等上下游企业入驻。武威供电公司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对接,结合产业发展思路,聚焦重大项目用能需求,超前提供用电服务,营造良好的电力营商环境,推动产业绿色升级。

8月12日,在古浪县30万千瓦立体光伏治沙产业示范项目建设基地,工人们忙着安装光伏板支架和组件。不远处,已经安装好的光伏板错落有致地排列,下方长着梭梭、柠条、骆驼刺。

“该项目占地1.3万亩,5月开工建设,目前已经安装了70%的光伏板。光伏板下面铺了土壤,可以种植防沙植物、养殖禽类,未来能让沙漠荒滩变成推动区域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洲。”甘肃亿恒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党钢飞介绍。

由武威供电公司创新提出、武威市政府主导实施的“沙漠能源生态圈”项目开始试点。项目利用沙漠资源,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乡村振兴、工业旅游”的“光伏+”绿色生态产业模式,进一步改善河西走廊生态环境。

推动河西走廊绿色发展已成为国网甘肃电力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随着一系列举措的加快推进,风光如画的河西走廊将增添更多绿色风景。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