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电解水制氢系统 探索绿色制氢“降本增效”

作者:记者 陈静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22-08-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平价制氢是“绿氢”得以普及的关键。记者21日获悉,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电解水制氢系统“氢舟”,探索“降本增效”的运行模式,为绿色制氢行业注入科技创新的活力。

据了解,氢能有储量丰富、能量密度高、可循环利用的特点,且能达成温室气体零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可忽视的能源构成,也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目前制氢的主流路线仍然以石化燃料制氢,统称为“灰氢”,“绿氢”则是以可再生能源(如风电、水电、太阳能)等制氢。

海德氢能方面21日对记者介绍,该企业自主研发的这套系统集成了冬奥氢安全技术、云帆电解单片与数字化平台,有效解决目前困扰“绿氢”制造行业痛点,提供安全、智能、高效的先进绿氢制造解决方案。据了解,今年冬奥会期间,海德氢能开发了第二代无线氢安全技术,提供软硬一体化全场域安全监控,提升了生产全过程的安全性。

统计显示,目前国际制氢年产量为6300万吨左右,中国占世界氢产量总数的三分之一。根据高盛测算,“绿氢”发电潜在总市场规模巨大。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绿氢”产业在中国刚起步,一方面,现有制氢装备多来自主流技术路线,并非为“绿氢”场景专门打造;“绿氢”制造一直囿于成本难题,目前“绿氢”制氢成本约是“灰氢”的3倍。

据普华永道数据显示,预测2030年,绿氢成本将较目前下降约50%。到2050年,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部分地区的绿氢成本将降至目前灰氢的成本。海德氢能CEO姚昌晟博士接受采访时介绍,标准化制氢单元“云帆”,是“氢舟”效率、成本远优于业内平均水平的核心。

事实上,如今,传统的电解水制氢设备的每一个电极组件都需按需定制,缺少规模化能力。“云帆”,开创性地推出了可动态扩展的标准化制氢单元,这一创新为绿氢低成本、大规模落地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云帆”模组化结构增加灵活性同时,大幅提升了制氢整体运行效能。另据了解,“氢舟”的另一个创新在于,“云帆”是可复制的单片系统。基于“云帆”的标准化制氢单元,“氢舟”系统能够满足不同规模、不同环境用户的“绿氢”制备需求。

云帆还搭载了先进的智能检测技术,能实时巡检采集每一单片的信息,即时跟踪设备运行情况据悉,一旦出现故障,维修只需要更换报错单片,无需整机运输返场维修。这意味着,整个设备的维修时间由过去的数周缩短至数小时。

姚昌晟博士透露: “氢舟”系统首个零碳智慧制氢示范项目已经落地。未来,海德氢能将与碳中和研究院共建1MW光伏示范区,探索实现院内氢能源应用闭环。(完)

分享到:

关键字:氢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