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明珠是双向拉伸尼龙薄膜(BOPA)后起之秀,经过几年发展,技术在国内行业中已经处于相当领先的地位,是国内罕有的同步拉伸技术掌握者,对于薄膜拉伸技术具有一定心得。所以公司对于掌握锂电隔膜拉伸部分工艺方面具有优势,技术难度主要在于成片。
沧州明珠自两年多前开始组织专业团队进行干法单拉隔膜技术的研发,主要针对动力电池市场,尤其是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沧州明珠于2011年上半年取得突破,试验线宣告成功并已经具备批量生产能力,成为国内除了星源材质以外第二家掌握干法单拉隔膜技术的企业。
试验线的成功对沧州明珠在隔膜行业拓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一方面,对试验线的不断改进可以增加规模化生产的成功机会,缩短调试时间。另外,更重要的是,在目前动力电池隔膜市场竞争者不多、巨大空白待填补的局势下,沧州明珠可以利用现有产品了解客户需求,快速建立客户关系,并抢占市场。
相比湿法工艺,干法单拉具有成本低、价格便宜、污染小的特点,但生产工艺难掌握、达到一致性比较困难,技术壁垒高,目前主要被美国和日本垄断,在国内的工业化进展速度较慢。沧州明珠如能如期实现量产,将是国内隔膜行业的一大突破。
隔膜产品利润率除了成本以外,更主要的取决于产品质量和成品率。从价格上来看,进口消费电子类电池隔膜售价在12-15元/平方米之间,进口动力电池隔膜售价高达20元/平方米以上。除了凭借国内生产成本优势,想要达到高利润率必须达到一定良品率。
目前沧州明珠良品率一般,产品又还处于推广期,毛利率有可能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未来随着生产、管理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不断提升,更高的良品率和产品品质会带来更高的利润率。
技术方面,沧州明珠已经申请了5项有关锂电池隔膜的发明专利,并且在试验线中积累了生产经验,良品率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生产趋于稳定。
沧州明珠隔膜产品定位动力电池,市场战略清晰。目前沧州明珠正积极进行客户开拓,试验线产品已送样到不少下游客户进行验证和试用,进展乐观,一旦建立稳定供货关系,将打开全新盈利空间。
沧州明珠锂电池隔膜试验线设计产能300万平方米,但是设备改进和生产效率方面带来的弹性较大。根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试验线应该有1倍左右的设计产能空间。也就是说如果订单充裕,我们测算公司试验线产能应该可以达到500万-600万平方米。
此外,2011年7月,沧州明珠公告了锂电隔膜产业化生产项目的增发预案,计划项目投资1.3920亿元,建成投产后年产能为2000万平方米,预计2013年开始贡献利润。
我们乐观估计,如果2012年锂电池隔膜产品市场推广成功,最多可释放500万-600万平方米产能,加上2011年下半年以来试验线运行了一段时间,积累了一定存货,2012年销量存在弹性,2013年销量和盈利存在上调空间。以净利率35%计算,公司锂电隔膜销量每增加100万平方米,EPS可增厚约0.01元,2012年EPS最多可增厚0.03-0.04元。最乐观的情况是公司2012年和2013年EPS 可达0.48元和0.7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