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今日头条 返回

直击储能大会|南方电网郑耀东:使用价值发挥是新型储能发展的唯一出路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2-09-1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演讲速记如下:

郑耀东:大家上午好!前面嘉宾致辞和主旨报告都非常精彩,大家从不同角度展望了未来,讲了科学和技术问题,我是一个电网人,讲一些我的经验和思考,和大家做个互补。

我现在是南网特级专家、储能与可再生能源重大科研团队的总负责人。可能大家对南网不够了解,就是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海南这五个省属于我们南方电网范畴。我们储能团队最核心的力量是南网储能人员,依托单位叫双调公司,现在可能改名南网储能,还有一个单位是南网科技,这都是我们储能团队的重要力量。

我多年从事电网运行调度管理工作,应不算储能专业人士。今天讲三个部分:一部分是电网运行,另一部分是新型储能发展,最后说些思考与探索。

第一部分:电网运行

现在随便一个人学知识,都可以上百度查。什么是电网、什么是电力系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百度上虽有解释,但归纳起来,社会上认为发、输、变、配、用是电力系统,输、变、配就是电网,其实我们电网调度不是按这样的认识工作的。

这是南方电网的调度创作的一张科普图,我们无论经历了厂网分开,还是政企分开改革,调度机构始终都把发电端一直到用户端,看做是电力系统、也就是电网,这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来对待。

为了规范这个事,南方电网成立之初,我组织大家编制规定和规程时,把这个概念定义专门写到了专业文件即调度管理暂行规定里。不管设备资产所属、电厂行政管理如何变化,电网运行就是一体化,调度机构一直把发、输、变、配、用当成一个系统来对待,电网公司也是这样理解、支持系统优化运行。

南方电网五省区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去年达到了48.9%,前几年最高的时候达到50%以上,去年稍微低一点。

南方电网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高,但是大家更关心的是风和光发电情况。2021年我们风光装机占比是15.4%,但是发电量只有6.5%,我们没有弃风和弃光,主要是风光有间歇性,利用小时数跟常规能源比较低。风光发电量和装机占比是完全不一样的数据。

我曾问一个毕业6年的研究生,他理解的电网运行是什么内容?一般人认为首先电网安全稳定最重要,有国家标准,最主要是频率稳定;还有电能质量,一定要保证供电电压和频率稳定,频率既有动态稳定问题也有静态平稳问题,所以在电能质量方面有一个频率的允许偏差,就是大家经常提的我们储能要参与的调频。缺什么吗?

其实南方电网、国家电网和内蒙古西部电网,频率合格率都很高,基本是100%满足国家标准,所以你不知道还有多少可调节能力没有发挥,虽然大家认为未来调频风险很大。我们频率现在按国家标准都是100%合格。

上午得知浙江今年七、八月份都有需求侧响应和有序用电,我们南方电网去年也有,主要是广东,今年供电还好。

第二部分:新型储能发展

上面我跟大家说缺什么内容?其实我们平时运行,大多数人没考虑经济性,我们作为国企或央企承担供电任务、履行社会责任,一般人时常不讲经济性,但实际上经济性是社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新型储能的发展、基本知识部分就不讲了。

这一张PPT很重要,大家可以看这些都是统计数据,不是学者猜测、预测的数据。刚才美国学者预测的未来数据我是不相信的,我觉得不太可能。2021年全中国风光装机是6.58亿,占比27.6%,跟2020年相比都有所增加,但是电量占比11.7%,2020年是9.5%。下面这一组数据是国网、南网和内蒙古,大家看一下内蒙古作为一个独立管理的平衡区,风光装机占比39.4%,但发电量达到了24%,这个实际数据,很多人想象不到,但实际电网运行效果也非常不错,国网风光发电量占了12.8%,我们南网是6.5%。

未来无论是2030还是2060,间歇性的风光是不是主供或唯一电源?有学者研究说全是风、光、水电,实际上是不是那样?大家自己去想,但目前我们的频率合格率,三个电网都是100%,我相信未来我们的目标和实际控制能力也是100%。

“双碳”,大家讲的概念很多,温室气体80%是由能源活动产生,而电力行业碳排放在能源行业里占40%,然后,多国碳排放承诺已是常识,中国也有承诺,不讲了。

给大家看一个实景图,我今年现场拍的国电投骏马光伏,在内蒙古库布齐沙漠。这一边是运行的,那一边是在建的光伏,这些表明我们建造新能源的势头或者是热情非常高。

风电实景,这边是草原风电,那边是海上风电,以及我在飞机上看到的内蒙古山梁风电,基本上你肉眼所能见的1000、甚至2000个风机杆筒情况很多,证明北方的风、光资源非常丰富。

但是不是我们未来全是风、光发电?总书记除了去年3月15日提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外,大家一定要记住年底有新要求,就是煤炭和新能源的优化组合。有人说中国的煤炭还能用一百年,我不是很了解,但是没有煤炭和新能源的组合,现在的可靠供电以后难保证。

这个是储能市场的一个增长趋势图,2019年的时候,我曾讲我热爱储能,我冷静观察、认真分析、积极实践、全力支持。今年储能发展出现了各种新情况,协会秘书长今天早晨的致辞非常精彩,应该是完整、准确、全面的一个致辞发言,总结得非常好。

说一下新型储能发展,有预测,有现实。内蒙古今年要投产504万千瓦时容量、山东政府文件里提了25个示范项目、南网今年要建74万千瓦时两个储能站。但是我感到,电网侧储能商用还是很困难。发电侧调频主要是零和博弈,现在已经有新导向,但还是疏导得不够。用户侧的储能盈利比较困难。国家出了很多政策,秘书长也讲了二十多个省调峰、十多个省调频的措施政策。

这一张PPT图是很多学者包括我本人做储能应用使用的一张图。但大家要知道虽然有这19种用途,但实际上储能只要干好一个活儿就行了。一个活儿,有稳定的收入你就能活下去。19个,可能哪个都干不好。你若全兼职是干不好工作的。实际上储能真正的作用就是支撑解决供电有没有,这叫调峰;质量好不好,就是调频;应急行不行,比如黑启动,就这三个类别的用途。

这是我们南方电网抽水蓄能图片,厂区环境非常好,抽水发电运行道理很简单。那边运行曲线4台机运行在早高峰发电,低谷时3台机在抽水。现实中不是所有的人、所有的设备每天都要一条直线般地运行,要根据电网的需要调节。

抽水蓄能技术比较成熟,使用价值和价值比较匹配,其技术创造者、项目投资人、运营者都比较满意。

新型储能图片。镇江、华电山东储能站。这是大巴车、换电站。都有储电能力,但是谁会把电能反供出来使用?你们要思考这些车电能富余的时候才可能做。不富余的时候它电能储存是为了跑里程。

这是调研的全国的数据,大家都知道,不讲了。

新型储能的运营还是不太稳定,作用发挥不太明显,特别是没有几家接受真正的调度,它的容量太小了;它的使用价值一直在处于示范状态。一般的调度运行数据统计都没有新型储能的运行电量,很多报告数据给大家一个误解,说抽水蓄能占比90%甚至86%,这个是指装机规模,我们真正的储能作用是能量的存储。所以按照两2个小时和8个小时一乘积,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的能力比例不是1:9,是1:36,我们在现实中应该用能量比例。

新型储能的发展机遇有,挑战也不小,大家都讲过了,我就不讲了,挑战包括安全性。

第三部分:思考与探索

国际能源署有一个新能源发电量6阶段划分,到第4阶段时新能源风光发电要提供调频服务。内蒙古按我刚才的比例是第四阶段,国网和南网基本上还是第二阶段(应更充分地利用现有系统灵活性资源)。

不同形式的储能的成本不同,这个也是变化的,测算也不一定准确(供参考)。

这个图片,我看到的地区电网现场55%风光发电占比的时候是没有配置储能。

电化学储能有很多的事故发生,我负责的项目也有事故发生,但是我们都认真总结教训,爬起来再做,我也去现场,我们没死人。

去年我讲过,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重要的支撑手段,但抽水蓄能的主力军位置在我看到的未来还要保持一段时间。4月份我说了这个事情,10月份我们公司开大会,提出我们未来要投2000亿建设抽水蓄能。虽然新型储能布局灵活,但说抽水蓄能没有场景?这个也不对,你没找对地方。广西、云南大量的山地可以做抽水蓄能,只不过现在投资建设必要性还不够,大家不要认为储能一定要建在城市里、灵活布局好,实际上建远一点儿好,更安全。

最后用一句话结束演讲:使用价值发挥是新型储能发展的唯一出路。我就是一个实用者,谢谢大家!

郑耀东简介

现任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专职委员、特级战略技术专家、储能与可再生能源重大科研团队总负责人,原科技部副主任、创新部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电力储能标委会副主任委员,IEEEPES储能技术委员会(中国)副主席。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梯次利用动力电池规模化工程应用关键技术(2018YFB09053000)”项目负责人。国家科技部指南专家、工信部责任专家。在电网调度机构工作25年、科技创新领域工作9年,经验丰富。现专注储能在电力系统的示范、应用。

分享到:

关键字:南方电网 储能 储能大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