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电池 返回

二线动力电池厂商争相上市

作者:实习记者 姚美娇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22-09-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旺达EVB”),宣布于近日完成约80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博华资本、深创投、源码资本和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联合领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能建设,技术开发和产品迭代。

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持续升温吸引了无数资本争相入局,而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部件,更是成为香饽饽。今年以来,国内二线动力电池厂商企业纷纷奔赴资本市场。

今年8月,中国证监会网站显示,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创新航”)赴港上市申请已获得正式批复。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创新航此次获得“大路条”,意味着获得境内监管的认可,赴港上市的境内审批环节已经完成。同月,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9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投资“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HBF16吉瓦时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7月,国轩高科以发行GDR(即全球存托凭证)的方式登陆瑞交所,GDR发行价格为每份30美元,募资总额约6.85亿美元。从募资规模来看,这是中欧通规则落地以来基础发行规模最大的GDR项目,也是今年以来瑞士市场发行规模最大的股本融资项目;1月,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蜂巢能源”)在江苏证监局进行了上市辅导备案。

在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动力电池需求量持续增加,有着很长的增量发展时期,给了二线厂商扩产的信心,资本是助推扩产的重要推手。据了解,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上市一般是做大的必走之路。“电池企业扎堆上市,主要是为了融资。推动融资需求的因素包括电池企业之间的竞争、国家降碳政策、新能源汽车政策、电力配储政策及市场的扩产需要等。”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者曹广平表示。

电池厂商接连上市,也说明资本对于二线电池厂商的看好,同时也预示着量小体微的二线电池厂商正在崛起。不过,目前国内二线动力电池厂商相比宁德时代、比亚迪这类一线龙头的行业地位仍有不小差距,且在电池技术方面,二线电池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赶上一线大厂的步伐。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宁德时代以 47.19% 的占比继续领跑,比亚迪的弗迪电池、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蜂巢能源、亿纬锂能则分别以25.23%、6.07%、4.70%、3.11%、2.44%、2.38%的占比位居2至7位。

“市场和行业形势是动态发展的。目前宁德时代在经过了一轮突飞猛进后,取得了先发的优势地位。二线企业要想和一线企业竞争,就要走产业化的路线,有自己的特点。”曹广平表示。

“目前宁德时代已经占据了行业优势,处于一家独大的地位,但车企现在正主动寻求‘去宁德化’,希望扶持几家势均力敌的电池供应商以谋求更大的话语权。”一位业内专家指出。

下游车企追求多元化供应体系,也为二线厂商借此机会挤入主流供应链提供了更多机会。不过,二线厂商想要实现弯道超车,新技术路线的落地依然是关键。

在业内人士看来,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不只是简单的投资扩产,只有在研发、制造、品控、管理等方面不断精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赢得一席之地。未来,二线企业还需做好电池产品质量,持续降低成本。同时,要把电池安全放在产品质量的第一位,协调做好各项经营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如解决东北等高寒地区急需的低温电池问题等,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