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8月20日,在北京亦庄一处产业园,一辆蔚来汽车在蔚来换电站更换电池。这座新建的换电站能让车辆自动泊车入位,不到四分钟即可完成换电。车主林荫说,换电方式特别省时间,费用也比燃油车少很多。
这是蔚来创始人李斌想要的效果。7年前在美国硅谷,李斌与特斯拉联合创始人马克·塔彭宁共进午餐时,曾说要做换电模式,但遭到马克的质疑。7年之后,李斌的期待终于成真。
7月6日,在“2022年蔚来能源日”活动上,蔚来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秦力洪再次明确了到2025年将在全球累计建成4000座换电站的目标,并表示“蔚来到现在没有盈利不是因为换电站业务”。
与石油公司合作
8月1日,厦门同安壳牌站——首座蔚来与壳牌合作的电动汽车充换电一体站正式投入运营。该站是蔚来在全国布局的第1048座换电站、第1777座充电站,站内建有1座第二代换电站和2个180千瓦超级充电桩。根据协议,蔚来和壳牌将共同推进充换电设施的建设与运营。在中国,双方到2025年将共建100座换电站;在欧洲,双方将从今年开始进行换电站的建设、运营试点工作。充电设施方面,壳牌欧洲充电网络将向蔚来用户开放。
2021年4月15日,蔚来与中国石化宣布合作建设充换电设施,双方表示将共同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并在新材料、智能电动汽车、电池租用服务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
中国石化拥有在运加油站3万多座,数量位居全球第二。这些加油站几乎遍布中国所有公路能够延伸到的地方,网络资源优势不可小觑,此外中国石化还有无可比拟的客户资源优势。
中国石化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5年公司将建设充(换)电站5000座,这意味着将有更多企业有机会与中国石化合作充(换)电站建设运营。
巨头们争相入场,一个千亿元级的市场势不可挡。目前,国内充(换)电站市场呈现出多方竞争的格局,汽车企业、电池厂商、能源企业和第三方服务商都是市场竞争者。以国家电网、中国石化等为代表的能源企业,以蔚来、北汽蓝谷、吉利汽车等为代表的汽车企业,以奥动新能源、杭州伯坦为代表的第三方服务商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充(换)电站布局目标。其中,蔚来的换电站数量占目前总量的一半以上,蔚来、奥动新能源和杭州伯坦运营的环电站数量分别为1048座、450座和108座。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各地也开始行动起来。2021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纳入此次试点范围的城市共有11个,其中综合应用类城市8个(北京、南京、武汉、三亚、重庆、长春、合肥、济南),重卡特色类城市3个(宜宾、唐山、包头)。上述文件发布后,重庆、武汉等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支持换电模式发展的利好政策——重庆明确到2023年,建成换电站200座以上,推广换电模式新能源汽车1万辆以上;武汉力争到2022年年底累计建成换电站50座,到2023年年底累计建成换电站100座。
截至今年6月,全国换电站保有量已经达到1582座。其中,北京、广东、浙江、江苏、上海数量居前,分别为 272 座、213 座、154 座、144 座、103 座。目前,换电站大多分布在华东及华南地区的超一线及一线城市。
“电池即服务”惹争议
去年,蔚来遭遇了一场难打的仗:ES8车主出车祸,辅助驾驶系统惹争议;芯片短缺引发产能大减,丢失新势力销量冠军宝座,交付10万辆的年度目标未能达成;与合肥市政府关于业绩与上市的对赌期限临近,压力与日俱增。
蔚来正在面临艰难的时刻。毫无疑问,蔚来紧盯的高端市场,没多少“矿”可挖了。这一点,李斌也很明白,所以他在电话会议中给出了脱困计划:加大研发,进军中低端市场。
近日,蔚来官方确认,将推出“电池即服务”(Battery as a Service,BaaS) 转买断方案。据悉,用户终止 BaaS 租用协议,在蔚来服务中心更换全新电池,需要支付3000元服务费和电池款。3000元服务费包含动力电池仓储物流、拆装、检测等。根据电池包不同,费用不同:标准续航电池包(75/70千瓦时)的费用为70000元,长续航电池包(100千瓦时)的费用为 128000元。
BaaS是此前蔚来推出的“车电分离、电池租用”的购车方式——用户在购买蔚来汽车时,可以不买电池包,只根据需求租用,按月支付费用即可。BaaS模式的初衷,是降低用户购车门槛和使用成本,同时系统解决电池衰减、电池难以升级、车辆保值率变动大等一直影响电动汽车普及的难题。当然,用户不买电池包,蔚来每辆车就要承担7万元的电池成本,也减少了7万元的收入。
为了降低财务压力,2020年8月20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携手蔚来、国泰君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和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共同投资成立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蔚能”)。公司注册资本为8亿元,其中,宁德时代以2亿元人民币等值代价获得其25%的股权及董事席位。其运作模式为:蔚能购置这些电池包,委托蔚来为用户提供电池租用运营服务。相关机构的研报分析认为,当电池出售给电池资产公司,动力电池所有权转移后整车厂商即可确认收入。
今年6月,蔚来因换电业务遭到做空。频频向中概股发难的美国做空机构灰熊发布报告指出,在截至2021年9月的9个月内,“蔚能将蔚来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夸大了10%和95%,即营收和净利润分别虚增26.17亿元人民币和17.77亿元人民币”。其根据在于,截至2021年9月30日,BaaS协议为1.9万用户提供了服务,其中18%选择了100千瓦时的电池,82%选择了70/75千瓦时的电池。截至2021年9月30日,蔚能持有40053块电池,以此推算,有21053块电池应当属于“过剩”的。
该报告发布当天(美国东部时间6月28日),蔚来美股盘中突然跳水,收盘跌幅达2.57%,报22.36美元/股。6月29日,蔚来港股开盘大跌,截至收盘跌幅超11.3%,市值蒸发超370亿港元。
针对灰熊的这一说法,大和资本市场估算,根据2020年四季度至2021年三季度的销量(8.4万辆)来看,截至2021年9月,蔚来可以拥有4万名BaaS用户(近50%的BaaS购买率),这意味着蔚来并未超额预售给蔚能电池。
“该报告并无依据,其关于本公司信息包含许多错误、无根据的推测以及误导性结论和诠释。”对于灰熊的指控,蔚来首席财务官奉玮如此回应。
瞄准“虚拟电厂”
分析人士指出,换电的优势和劣势非常清晰,优势是补能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电池损耗低;续航里程长、安全性高、应用场景丰富;可以帮助电网缓解高峰期供电压力、用户前期购车成本低。劣势是建设成本高、回报周期长、标准化建立难、商业模式盈利难等。
蔚来测算的数据显示,在国内建造一个换电站的成本为77.2万美元,建造一个充电站的成本为30.9万美元,二者相差一倍多,推广换电模式的成本压力可见一斑。
今年夏天,我国南方地区罕见高温、干旱灾害导致的电力供需紧张也为充换电运营商参与需求侧响应、虚拟电厂等商业模式带来新机遇。
奥动新能源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杨烨认为,每一个换电站都是城市的一个分布式储能站,有利于能源就地消纳,可以更好地支撑电网,实现波谷充电、波峰放电,调整电力平衡,降低电网压力。
8月20日,蔚来高级副总裁沈斐在朋友圈发文《每一座蔚来换电站,都可以是一座虚拟电厂》,并称“电动汽车会在电网调节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从2019年起,蔚来就通过车联网平台在上海组织换电站和私人充电桩参与全市电网的削峰填谷。2020年以来,蔚来组织京津冀地区的换电站、超充桩和私人充桩参与电网削峰填谷。2021~2022年度的参与用户超4000名,消纳清洁能源超过23万千瓦时。
在这个夏天,蔚来旗下总计100余座换电站(分布在安徽、广东、上海、浙江和江苏)参与了当地的电网组织的需求响应项目。此外,蔚来车联网平台还通过预测用户充电需求,结合各地峰平谷电价,制定适合每个换电站的错峰充电策略,自动实现“错峰充电”。当前蔚来已有接近六成共计575座换电站参与“错峰充电”,谷时充电比例由12%提升至20%。
据透露,蔚来换电站还将在全国更多区域,特别是清洁能源较多的四川、重庆以及西北部省份,开展参与电网需求响应和“错峰充电”的探索。同时,具备向电网反向放电功能的换电站也将投入试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