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近日,辽宁、黑龙江相继有三个新能源项目开始配套储能的系统或EPC招标。向来在储能领域默默无闻的东三省,似乎也有效仿其他省份开启新能源储能配置工作之意。
事实上,东三省并未出台较为明确的新能源配置储能要求。同时东三省目前也尚缺乏有利于储能电站提供调峰等辅助服务的市场机制和政策,是否可以以容量租赁的形式为新能源场站提供储能服务也未明确。因此,预计新能源配储外,独立储能电站短期内发展也将较为缓慢。
东三省新能源储能配置情况
根据储能与电力市场的统计,今年东三省共启动14个新能源配储项目,新能源规模共计1950MW,储能配置规模197MW/367MWh。
其中风电项目成为储能配置的主力,共计13个,储能规模达194.5MW/362MWh,占比98%。且储能配置比例普遍在10%/2小时。
东三省新能源配储项目一览表
从项目所在省份来看,辽宁省项目规模最大,共计7个项目,储能规模达132.5MW/255MWh。
从开发商角度来看,国家能源集团位居榜首,共有3个项目,储能容量共计100MWh,华能、三峡新能源分别以80MWh、70MWh的储能容量紧随其后。
东三省政策环境
此前,吉林、辽宁两省在发布的“十四五”能源规划中均对省内的新型储能与抽水蓄能装机规模做出了具体规划,详情如下表。
今年7月在《辽宁省2022年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设方案》中提及,将优先鼓励承诺按照建设光伏功率15%的挂钩比例(时长3小时以上)配套安全高效储能(含储热)设施,并按照共享储能方式建设。结合辽宁省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安排了光伏示范项目建设总规模600MW。其中,阜新治沙光伏项目500MW、大连滩涂光伏项目100MW,示范项目单体规模至少100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