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返回

“电力粮仓” 多点开花 抽蓄建设渐入佳境

作者:记者 石小飞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 发布时间:2022-10-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8月16日8时30分,张志伟准时到达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北三家镇的摩离红山。顾不上欣赏山中美景,张志伟沿着盘山路一直把车开进山中的隧洞。隧洞深处的灯光下,戴着安全帽的一群施工人员已经开始忙碌。他戴好安全帽下了车,走向忙碌的施工作业面。

在摩离红山山体之中,东北地区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投资109亿元的清原抽水蓄能电站的输水系统和地下厂房等正在抓紧施工,目前有38个施工作业面。虽然电站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建设,但作为清原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对于施工安全,张志伟不敢有丝毫大意。

清原抽水蓄能电站将于2024年实现首台机组发电,2025年6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届时,这个藏在大山之中的巨型“充电宝”每年抽水电量40亿千瓦时,年发电量30亿千瓦时。

清原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是我国抽水蓄能大发展的一个缩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持当好抽水蓄能开发建设“主力军”,全面提速推进抽水蓄能开发,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新动能。

抽水蓄能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公司一直是抽水蓄能开发建设“主力军”

“双碳”目标的提出和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推动了储能行业的大发展。由于新能源对高峰负荷的支撑能力较弱,因此大规模发展储能就成了必由之路。而抽水蓄能则是储能产业的基石,被业界称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压舱石”。

抽水蓄能是目前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最具大规模开发条件的储能方式,是电力系统绿色低碳清洁灵活调节电源。由于抽水蓄能具有调峰、调频、调相、储能、系统备用和黑启动等功能,具有容量大、工况多、速度快、可靠性高、经济性好等技术经济优势,因此在保障大电网安全、促进新能源消纳、提升全系统性能中发挥着基础作用,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发展抽水蓄能,不仅可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也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迫切要求,是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重要保障。

2021年9月,国家能源局制定了《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抽水蓄能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规划指出,到2025年,我国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三五”翻一番,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四五”再翻一番,达到1.2亿千瓦左右。今年6月,国家能源局召开专题会议,加快推进抽水蓄能开发建设,提出年内全国计划核准6400万千瓦的工作目标。

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骨干企业,公司一直是抽水蓄能开发建设的“主力军”。目前,公司在运抽水蓄能电站25座,在运装机容量2656万千瓦;在建抽水蓄能电站30座,在建装机容量4173万千瓦,在运和在建规模均为世界第一。

面对抽水蓄能的重要发展机遇期,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提出到2030年公司经营区内抽水蓄能装机达到1亿千瓦。今年以来,公司已开工建设江西奉新、浙江泰顺、湖南安化、黑龙江尚志4座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600万千瓦,总投资382亿元。

在国家能源局6月份召开的推进抽水蓄能项目开发建设工作视频会议上,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站排头,作表率,坚决做好抽水蓄能开发建设“主力军”。“十四五”期间,公司经营区抽水蓄能电站预计新投产装机容量超过2700万千瓦,到2025年投产总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在服务“双碳”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保障能源电力安全中的战略意义和全局影响将更加凸显。

针对电站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各单位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建设精品工程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周期长,施工难度和面临的施工安全压力大。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多处高山大岭,固有地质风险多,人员复杂,安全施工管控难度极高。

为保障安全施工,公司强管理,抓安全,打出现场建设“组合拳”,创新构建“三查一联防”风险管控机制(查业主、查施工、查设计和监理,联合防范建设风险)。自2021年7月以来与多家中央企业协同开展抽水蓄能工程隐患排查30次,治理隐患500余项,有效提高了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水平。

除了公司层面的安全管控措施,各在建项目业主单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各种安全管理办法,使安全管理举措更实、更细。

以清原抽水蓄能电站为例,该电站地下厂房位于摩离红山山体内,长222.5米、高55米、宽26米,埋深达400多米,体积26.5万立方米,施工艰巨,难度极高;穿行于大山腹中的输水系统,开挖的隧洞总长度超过10千米;建于山顶的上水库设计库容近1500万立方米,形成“人造天池”。如此浩大的电力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任何一点小的疏忽。

目前,在清原抽水蓄能电站的地下厂房里,1号机组发电机层已经封顶。这场外人看不见的“山体内的战斗”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电站进入了土建和机电设备安装齐头并进的新阶段。

虽然清原抽水蓄能电站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建设,但作为业主单位,清原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宝仁表示,他们的施工安全压力始终不小。

“土建开挖时风险点非常多且风险等级高;机电设备安装时,高空坠落、机械伤害、触电等风险并存;目前土建和机电设备安装同时进行,交叉作业多,风险点多且复杂。”李宝仁告诉记者,从电站2017年开工伊始,他们就制订了一套安全管理办法:聘请外部安全专家指导、网格化安全管理、建立科学的安全奖惩体系、组织施工人员参加VR体验……一揽子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有力保障了电站施工安全。

张志伟对此深有体会。每遇到高风险作业,他和安监部的同事们必须每天准时赶到施工作业面督导巡查。“安监部门就是设在施工现场的部门。对于业主方来说,主要管控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其中,安全是排第一位的。”张志伟说。

一般来说,抽水蓄能电站建成之后稳定运营期超过50年,有的甚至长达100多年。要保障如此长的稳定运营期,施工过程中除安全外,保证工程质量就无比重要。

以清原抽水蓄能电站为例,为保障承担输水功能的压力钢管的高质量,清原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建设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压力钢管加工厂,推行数字化管理,变制造为“智造”,创新钢管焊接等各项技术,保障压力钢管能够长期稳定服役。

水对于抽水蓄能电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防止水库中的水发生渗漏,清原抽水蓄能电站的水库大坝混凝土面板涂刷了5层聚脲等防渗涂料。此外,该电站在地下厂房创新应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打造“工业之美”,得到了各方的充分肯定。

不只是清原抽水蓄能电站,公司在建的各个抽水蓄能电站各显其能,创新各种施工工艺,全力打造精品工程,让工程禁得住时间的检验。

抽水蓄能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可替代,并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职责

抽水蓄能电站投资大、施工周期长、稳定运营期长等特点,注定了电站对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是其他工程不可比拟的。

以清原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为例,电站所在的清原满族自治县位于辽东山区,全县财政收入每年约5亿元。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为清原县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电站投产后,年纳税1.8亿元,对清原的发展贡献巨大。”提起清原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清原县发改局局长郎义棠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兴奋,“电站能落户清原,我们非常荣幸,全县百姓都知道来了一个109亿元的大项目。电站建成后,清原县将成为‘电力大县’和‘能源大县’!”

郎义棠告诉记者,仅在电站建设期,就在本地直接用工1000多人,同时显著带动了县城交通运输业、饭店、旅店业的发展。随着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清原县也确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旅游业和中药材等农产品深加工。

清原抽水蓄能电站建成后,清原县摩离红山区将形成“翠绿群山环平湖,双泓碧水映苍穹”的生态美景。清原县将以电站为主要景观进行旅游开发,将这里建设成为东北地区的又一“天池”景观。清原县将把此景观与“雾凇小镇”一体化建设。郎义棠告诉记者,县里还在建设滑雪场,打造旅游资源集群,使清原成为城市居民旅游度假打卡的新地标。

不仅仅是对清原县,清原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对辽宁省的意义也十分重大。该电站是振兴辽宁重点项目,建成后对保证辽宁电网和东北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效吸纳风电、光伏发电、核电等新能源,进一步优化东北电网电源结构起到重要作用。

不单是清原抽水蓄能电站,公司建设的每一座抽水蓄能电站,都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根据测算,吉林蛟河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期平均每年可增加地方税收约4000万元,运行期每年可增加地方税收约1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带动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扩大抽水蓄能规模,还将带动整个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比如工程建设等。由于抽水蓄能电站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具有带动力强、中长期经济效益显著等优势,可有力带动电源、电工装备、用能设备、原材料等上下游产业发展,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

一座抽水蓄能电站,在“双碳”目标的提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和疫情大流行以来全球经济运行受到很大冲击的大背景下,不仅成为支撑地方实现“双碳”目标的能源“转型站”,也成为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的“造福站”。抽水蓄能建设,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

目前,在公司经营区域内,山西垣曲、吉林蛟河等12个筹建期项目和江苏句容、浙江缙云等9个主体施工期项目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河北丰宁、安徽金寨等9个安装调试期项目进展顺利。今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完成20项控制性节点,投产机组6台,装机185万千瓦,工程建设提质增速。

一座座抽水蓄能电站星罗棋布于崇山峻岭之间,作为重要的“调节器”、“稳压器”和“电力粮仓”,宛如一个个聚宝盆,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公司坚决做好抽水蓄能开发建设“主力军”,构建融合发展“生态圈”,共迎抽水蓄能大发展,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持续贡献力量。

分享到:

关键字:抽水蓄能电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