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两大油企发力新能源换电市场

作者:记者 安栋平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10-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9月21日,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上汽集团、宁德时代和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联合投资的上海捷能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能智电公司”)正式成立。新公司将以动力电池租赁业务为核心,开展换电技术研发推广、电池运营管理、大数据服务等,构建车电分离完整生态,打造标准化平台,为新能源车主带来更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出行体验。

随着新能源汽车从导入期进入成长期,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消费体验成为行业发展重点。进入“十四五”,按照“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家石油央企积极推动新能源业务规模化发展,努力构建多能互补新格局。

油企携手车企

进军“车电分离”新业态

公开资料显示,捷能智电公司注册资本达40亿元。该公司为消费者提供通用便捷的车电分离解决方案,变“买车加油”为“买车身加电”。该公司依托各股东方的优势,先期将为上汽集团跨多个品牌,覆盖SUV、MPV、轿车以及商用车等全部品类的换电车型提供车电分离服务。其中,上汽集团飞凡汽车的首款旗舰SUV即将上市,成为换电模式下首款落地车型。

根据规划,捷能智电公司将为消费者带来全方位的补能新体验——以租代买,降低初始购车成本;可充可换,补能方式多种多样且更加便捷;车辆保值,免去电池衰减带来的整车估值降低。与充电相比,换电具备补能速度快、延长电池寿命、减少电网冲击、提升二手车残值等优势。升级用户体验,切实带动了新能源汽车销量。

油气企业与汽车企业牵手,是为了创造多赢的局面。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积极推动绿色转型,不断提升清洁能源供应能力,构建人车低碳生活圈;上汽集团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打造电动智能网联“技术底座”,构筑面向未来的体系优势;宁德时代,携电池研发及制造领域的先发优势,加速布局换电新赛道;上海国际汽车城,积极打造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引擎,构建智慧交通新生态。

两大油企向“油气氢电非”

综合服务商转型

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全球主要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中国石油不断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

近年来,中国石油销售分公司紧紧围绕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油气氢电非”综合服务商转型目标,与兄弟企业、头部车企及电池企业开展合资合作,目前已在北京、四川、广西等20多个省区市建设投用充换电站203座。

为加快普及换电模式,推动产业标准统一,提升用户体验,中国石油充分聚合各方在清洁能源供应、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研发、智能网联、智慧交通等优势,积极构建捷能智电租赁新平台,以车电分离模式为抓手,将电池作为能源服务的一部分,为行业提供标准化、通用化的普适性解决方案。

据介绍,未来,中国石油将以先期服务出租车、网约车等运营车辆为基础,进一步加大充换电业务投入,逐步实现所有乘用车全覆盖,计划到“十四五”时期末将建设充换电站1000座以上,升级打造“可换电、可充电”的综合能源服务网络,推动换电产业迈入标准化时代。

提起中国石化,最让百姓熟悉的是遍布全国的3万多座加油站和2.7万个便利店,是保障国内洁净油品供应的中坚力量。

根据绿色发展规划,中国石化积极拥抱电动革命,提出“一基两翼三新”的全新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新能源业务。中国石化销售公司依托遍布全国的加油站网络,加速打造综合能源站,推动换电产业迈入标准化时代。据了解,预计2022年底中国石化充换电站数量将突破2000座,“十四五”期间将发展5000座充换电站。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石化在新能源方面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稳步推进加氢、充换电等业务,已建成加氢站20座、充换电站570座,“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的目标不断延伸,新能源业务成为中国石化新名片。“十四五”期间还将建成投用1000座油氢合建站、加氢站,5000座光伏站。

分享到:

关键字:换电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