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9月7—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浙江省能源局联合指导,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联合232余家机构共同支持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杭州洲际酒店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技术组和中国储能网联合承办。
大会以"共创储能新价值,共建市场新格局"为主题,聚焦新型储能安全持续发展,针对储能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充分探讨,分享可持续政策机制、资本市场、新型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供应链体系、商业模式、标准、示范项目应用案例、新产品以及解决方案的普及和深化应用。
来自行业主管机构、国内外驻华机构、科研单位、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系统集成商、金融机构等不同领域的913家产业链企业,3317位嘉宾参加了本届大会,其中154家企业展示了储能产品,可谓盛装出席,涵盖系统集成、电芯、PCS、BMS、集装箱、消防、检测认证等新型储能全产业链。
大会组委会邀请深圳市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储能变流器高级产品经理卢程做《多路助力高压系统,持续发掘商业价值 》主题报告。以下是发言主要内容:
卢程: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深圳市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卢程。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多路助力高压系统,持续发掘商业价值。
日前,由于极端气候在全国肆虐以及工业活动在疫情后的迅速恢复,随之而来的电力需求飙升,使得电力供应不堪重负,多地遭遇“电荒”,企业面临“限电停产”。然而,限电并不是长久之计,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清洁能源建设,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显著提升。随着大量集中新能源开发,给电网消纳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带来巨大挑战。当下,大规模储能系统价值得到公认,其灵活性、包容性、平衡性可以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市场发展主流。
电源侧和电网侧储能市场有着巨大的空间和合理性,但同时在大规模储能系统应用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以及电池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和考验。目前大规模储能系统中,电池以大容量为主,随着运行时间推移,电池的短板效应和一致性会导致电池簇级之间产生环流,降低电池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减少了系统的可用容量。
面对上述问题,盛弘推出高压模块化储能变流器解决方案,可适配直流电压600-1500V系统,覆盖功率125kW到1725kW。
该方案延续盛弘产品基因,提供直流侧多支路接入,单簇电池接入单个支路,每路独立运行,平衡各簇容量,从物理上隔绝电池环流及容量失配问题,避免“木桶效应”,相较于传统方案,生命周期内放电量可提高7%,系统利用率提升10%。同时,多支路储能变流器还可以与BMS进行深度的交互,做到簇级精细化管理和保护,更精准更有效的做到对电池的充放电管理。
针对目前行业内主流高安时电芯,单簇电池在372kWh左右,按照0.5C充放电倍率,适配功率不超过200kW。根据当前主流电池系统方案,模块化储能变流器可以根据不同的方案增减功率模块,覆盖直流侧1支路到8支路。即使面对1C/2C充放电倍率及未来更大的电芯设计,高压模块化储能变流器仍然可以灵活适配市场多样化需求。
作为模块化储能变流器的领导者,截至目前,盛弘储能的产品已在全球6大洲50+国家和地区投放使用,累计2GW产品装机容量,30000+模块安全稳定运行。在大规模模块化产品并联使用上,盛弘储能早已克服并联谐振、谐波抑制等普遍性问题,并且大规模离网并机、电网支撑、高低压穿越、VSG等应用功能都已在源网侧项目中得到验证,产品可靠性一直深受行业和客户认可。 同时,盛弘高压模块化储能变流器还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功率响应速度可达10ms以内,充分满足电网调峰调频需求。整机效率可达99%,系统在线率可达99%,核心器件具备IP65的高防护等级,适用于各种严苛的现场环境,提高设备的稳定性。该设备具备故障冗余、易维护等优势,单个模块故障退出,其他模块仍可运行,功率模块插拔式设计更利于现场更换维护,极大的减少了系统故障宕机时间。
基于高压模块化储能变流器,盛弘储能推出逆变升压一体解决方案,更好地适用于电网侧及电源侧应用场景。逆变升压一体机采用储能变流器、升压变以及高压柜集成设计,集成度更高,便于现场安装部署。配置本地控制器,集成一体机通讯设计,统一通讯接口,减少现场调试时间。
未来,盛弘储能将始终坚持产品与服务的双轮驱动战略,凭借在新能源领域的专注积累和对模块化储能技术的持续沉淀,帮助合作伙伴打造简易、高效、有价值的储能系统,助力能源结构加速转型升级,成就能源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