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特高压输电通道 返回

高温缺电 须应“天”而谋

作者:管永生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2022-10-1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秋风送爽,凉意阵阵。川渝人民终于一扫高温带来的焦虑、烦躁、无助心情,那些高温带来的“热搜”话题随之冷却。或许冷静下来的头脑更适合思考在极限状态下,中国能源电力何去何从?

据媒体报道,今年7月以来,川渝地区遭遇60年一遇的极端高温天气,四川部分主力水电厂无水可发,全省水力发电能力下降五成以上。为避免大面积灾难性停电,川渝地区不得不实行限电政策。

电如同空气和水,充裕时,容易让人产生钝感,从而无视、忽视;短缺时,人们神经立马敏感,进而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电梯停运、空调停摆,高温叠加限电让现代都市人心烦意乱、举步维艰。

头脑发热时容易说一些过头的话,比如,抱薪者冻于风雪。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四川正在受限电的苦,而四川水电却在源源不断外送,明摆着端着金饭碗要饭!天干气燥,一个话题就能点着火,众人拾柴就会上“热搜”。

当然,对于“热搜”话题,从来都是支持人有之,置疑者有之,旗帜鲜明的反对者有之,否则,即便气温高热不退,话题也很难热得起来。

实际上,今年川渝地区极端天气只是一个偶发事件,随着秋风送爽,夏天的烦恼也云消雾散,包括那些不堪回首的限电生活。

然而,怕就怕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却把它当成结局。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必然和偶然辩证统一,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环顾宇内,近年来因天气原因造成停电、限电事件呈上升态势,美国的暴风雪、欧洲的“热浪”,以及国内极冷、极热天气,都直接威胁到能源电力的安全供应。因而,我们应该应“天”而谋,重新审视我国的电力系统,结合“双碳”目标,调整能源电力结构,升级系统版本。

人们常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美国得克萨斯州因极端天气而缺电的境况历历在目。仅就技术而言,当时国内业界普遍认为,得州电网孤网运行是造成电力供应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

可是,由此及彼,在反思我国电力系统问题上,业内显然过于乐观,认为国内电网基本互联,可以做到网间互济,类似的情况不会上演。而川渝限电事件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国内电网互联并非无懈可击,互联互通仍需持续加强。

今年,中央财经第十一次会议提出,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建设一批新型绿色低碳能源基地,加快完善油气管网。

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无疑为应“天”而谋拓宽了思路,分布式智能电网以其灵活快捷、“源网荷储”一体、自成系统等特点,为能源电力安全供应添加了一道坚强的保险。尤其是在极端天气下,效果更为明显。

尽管分布式智能电网建设未来可期,但在实际推进中,依然行动迟缓。究其原因,思想认识偏差有之,踌躇观望看风有之,配套政策缺位有之。

有道是,吃一堑,长一智。川渝极端天气一事,足以驱散蒙在电力系统“崇山峻岭”中的层层雾霭,让我们不再雾里看花。

其一,进一步认清分布式智能电网之于能源电力安全供应的重要意义,就某种程度而言,其重要性不亚于“大电网”建设。

其二,进一步认清需求侧管理之于能源电力安全供应的重要意义,只有开源和节流双管齐下,才能充分发挥系统效率。

总之,对于极端天气,我们应该应“天”而谋,而不是听天由命。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2年9期,作者系本刊社长/总编

分享到:

关键字:限电事件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