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今日头条 返回

3种响应举措,让空调负荷“活”起来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融媒体中心 浙电e家 发布时间:2022-10-2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和煦的阳光配上空气中若有若无的桂花甜香,让浙江人享受着秋季最惬意的时光。秋深冬近,有一群人又开始未雨绸缪,“盘算”起今冬明春的用电形势。

回顾今夏极不平凡、极为艰难的保供电工作,在兼具大都市和工业强市特征的宁波,国网宁波供电公司不断探索实践精益化空调负荷管理之路。

宁波三江口|柴铮 摄

宁波的夏、冬两季用电负荷呈现早峰高、晚峰长,工业、空调占比高,工作日和周末差异明显的“两峰两高两时段”特点。既要保障宁波954.4万常住人口生活用电,又要助力中国制造2025首个试点示范城市的蓬勃发展,还要服务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质企业创新创收,国网宁波供电公司依据“电力跟着订单走”,充分挖掘“非生产性”负荷,应用数字化手段和有效机制,实施空调负荷科学管理,确保“千瓦可控、度电可调”,实现负荷调节控制向微感、无感提升。

夏季“保命神器”,竟是错避峰“潜力股”?

今夏,宁波用电负荷屡创新高,最大负荷达1806.3万千瓦,其中空调负荷比例超过四分之一,主要包括工业空调、商业和公共机构空调、居民空调。工业空调因生产环境需要可调节潜力较少;居民空调又是暑假期间孩子、老年人的居家“保命神器”需要充分保障;而商业和公共机构空调具有负荷容量大、可调性较好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小等特点,是电网调峰的优选对象。

供电员工走访调研商业和公共机构空调使用情况|王幕宾 摄

国网宁波供电公司联合宁波市能源局、行业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开展用电客户现场调研及走访,与政府全面达成“统一空调负荷管理、助力电网供需平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工作目标。2021年底,全市11个区县政府全部印发《关于开展空调负荷柔性监测建设的通知》,要求公共建筑空调负荷纳入监测,推动商业集聚区域政府试点出台迎峰度夏(冬)公共建筑空调柔性调节实施方案。

今年4月,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在宁波市能源局指导下,试点开发并投运宁波市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监测平台,实现空调负荷实时监测、响应策略差异化定制、负荷超限预警提醒、节约电量统计分析等多项功能,平台信息与政府相关部门实时共享。

宁波市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监测平台系统界面

目前,宁波地区党政机关、商业综合体、宾馆酒店、写字楼宇等四大类共计698个公共建筑单位的空调负荷数据实时可视,最大监测负荷58万千瓦。

怎样让每一瓦空调负荷“活起来”?

为了让每一个公共楼宇合理有效地参与到空调负荷调节中来,真正地让空调负荷“活起来”,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创新探索了三种负荷响应的管控方式,即分级响应、分类响应、分时响应。

分级响应

是根据全市负荷缺口的不同情况,从大到小分级明确空调负荷响应方式。在响应阶段,从低到高分级执行温度设置调节、部分关停、短时全停等策略,并由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监督,确保执行效率。

分类响应

是结合公共建筑用户参与调节意愿和可调节能力,按照党政机关带头、主动调温优先、机动负荷保底的原则,将响应类型划分为机动调峰负荷(可短时关停用户)、行政干预负荷(接受行政指令用户)、温度调节负荷(不可关停用户)三类,分类制定响应策略,确保响应成效。

分时响应

是根据区域统调负荷特性和空调负荷占比差异,结合空调负荷早、午、晚不同时段调节能力和效果,差异化、个性化选择分时调节方式,实施早高峰延迟开机、晚高峰提前关机、其余时段温控为主、关停结合等多种方式满足不同时段调节需求。

各级供电公司与地方政府因地制宜、一户一策制定相关管理措施。截至6月底,宁波市海曙、鄞州、江北等商业集聚区域政府,陆续试点出台迎峰度夏(冬)公共建筑空调负荷柔性调节的实施方案,强化政策引导。

供电员工向商业和公共机构介绍空调数据监测情况|王幕宾 摄

“通过对698个公共建筑单位空调负荷开展集中监测,实施短时关停、调节冷水温度、提高出风温度等差异化管控措施,能很大程度缓解高峰用电阶段电力供需紧张形势下工业负荷调控压力,实现让电于民、助企纾困,保障区域经济平稳有序发展。同时,通过在高峰用电阶段引导用户错峰用电、节约用能,营造良好用电氛围,提升全行业领域节约用电意识,助力全社会节能降碳。”宁波市能源局陈正东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主动参与空调精准调节,用户体验实现“无感”

海曙区位于宁波市中心,这里拥有浙江省首家五星级酒店南苑饭店、宁波城市客厅天一广场、宁波的“香榭丽舍”和义大道、“浙东第一街”中山路商业特色街等。作为中心商贸商务区,大型商业综合体占比高,商业负荷占全区全社会负荷比例约33%,其中,空调负荷占商业负荷比例约55%。

宁波天一广场|柴铮 摄

7月12日至7月16日、8月3日至8月26日期间,海曙区133家公共建筑单位参与空调负荷柔性调节,日平均调节负荷约0.8万千瓦,最高调节负荷近2万千瓦,真正实现每一度电物尽其用。

7月11日16时38分,宁波天一国际购物中心工程物业部经理王波收到通知短信,“时间:7月12日14:00-7月12日15:00,请配合压降空调负荷300千瓦”,没过几分钟,他又接到海曙天一供电所的电话,确认了该项工作。

供电员工指导商业和公共机构调整空调运行参数|王幕宾 摄

第二天13时50分,王波和电工一起来到商场楼顶,对离心式水冷机组配套控制柜出水温度进行调节,并关停了部分空调设备。这里放置着五台离心式水冷机组配套控制柜,用来控制商场主要降温设备——5台共1800千瓦的大功率空调。据王波介绍,5月初,供电员工在商场配电室内空调负荷回路装设了智能用电采集终端和智能网关,支持1-5分钟不同频率的数据采集,确保空调负荷数据实时可采。

安装在商业和公共机构配电房的智能用电采集终端|王幕宾 摄

14时30分,供电员工江志明通过监测平台看到天一国际购物中心空调负荷由1568千瓦下降至1275千瓦,仅仅半小时,就压降了293千瓦的用电负荷。

王波说:“在用电高峰期,通过关闭不必要的区域空调或适当调节空调温度,对商场整体运营和客人体感影响不大,这也是响应科学用电、节约用电的号召。”

10月11日,宁波市能源局正式批复成立宁波市能源大数据管理中心(电力负荷管理中心)。接下来,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将全面深入排摸可参与负荷调节的设备,细化无感、微感、有感、强感负荷清单,加强负荷末端侧用电感知和调控能力建设,加强与政府部门协同,充分唤醒各类负荷调节资源,全力备战迎峰度冬电力保供,持续推动能源供给清洁化、消费高效化。

供稿:宁波公司 唐瑾瑾 朱珊珊 闻铭

分享到:

关键字:用户侧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