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产业要发展,标准必须先行,完善的标准体系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文I南瑞集团北京普瑞特高压输电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武峰
发展电动汽车是实现节能减排、摆脱石油资源依赖、缓解能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汽车工业实现战略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基础。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充电设施的建设也在同步推进。为保证充电设施建设的规范性和设备的兼容性,必须有相应的标准作为支撑,标准不统一会成为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发展的严重障碍。产业要发展,标准必须先行,完善的标准体系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因此,国家非常重视电动汽车及其充电设施的标准制定,在开展技术课题研究和产业建设的同时,大力协调相关行业企业,积极推动相关标准制定。
标准之路
2010年,我国成立了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致力于研究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体系,组织制定适合于我国电动汽车发展和电网建设的系列标准,包含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经过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几年的努力工作,我国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行业标准不断发展完善,目前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标准体系已经发展到包括术语标准、动力电池标准、充电系统及设备标准、充换电接口标准、换电系统及设备、充/换电站及服务网络标准、建设与运行标准、附加设备标准等八大类、五十余项标准,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体系。
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已经发布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相关国家标准14项,行业标准10项,涵盖了术语、充电系统、充电接口、通信协议、充电站和电池更换站的通用要求、电能质量要求、电能计量、充电及换电设备、监控系统等方面。国家标准包括GB/T 18487.1, 18487.2、18487.3、GB/T 20234.1、GB/T 20234.2、GB/T 20234.3、GB/T27930、GB/T 28569、GB/T 29316、GB/T 29317、GB/T 29318、GB/T 29772、GB/T 29781等,另有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通过了审查或正在制定中。2013年,由国家电网公司牵头启动了GB/T 18487.1的修订工作,以及国家标准《居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技术规范》的制定,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国家电网公司从2007年开始进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研究和制定,依托电动汽车示范试点工程,以及大量建设运行经验和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制定方面起到了先导作用,牵头制定和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完成并发布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相关的企业标准30余项,为国家电网公司充换电服务网络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强有力指导和规范作用。
实现“零”突破
电动汽车及其充换电设施标准的制定关系到电动汽车厂商、充换电设备厂商、电力供应商、充电网络运营商等相关产业的利益和发展,尤其是涉及一些接口和通信协议兼容性的标准,必须共同讨论,达成统一共识才能形成标准。
通常而言,国家标准一般是由汽车行业、电力行业、电器行业的企业和专家共同制定,其中,电动汽车相关的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充电设施相关的标准主要由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委员会负责归口。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中国国标委、工信部、能源局等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对标准化工作的管理、监督和协调力度。行业协会应辅助政府部门,做好标准制定的组织管理和行业协调。生产厂商应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同心协力,共同为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的编制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事实上,协同参与标准制定,不仅仅着眼国内市场,更重要的是,参与电动汽车标准国际化的工作,对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一方面,通过加强与国际相关标准化组织的协调与合作,消除技术壁垒,依据国情引进先进的国际标准,完善国内充电设施标准化体系;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我国标准化体系的国际化进程,通过主导和影响国际标准的导向,从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维护国家利益、提高国际话语权,为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国家电网公司在积极开展国内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制定的同时,高度重视国际标准的研究,参与制定了IEC61851-23、-24,IEC 62196-3,ISO 15118等国际标准。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通过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向IEC提出IEC62840(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系统)的提案并获得通过,由国家电网公司负责牵头制定,实现了电动汽车领域由我国提出国际标准“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