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技术>液流电池 返回

伟力得:在甘肃山丹县打造全钒液流电池产业集群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新山丹 发布时间:2022-10-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山丹县立足工业主导型和生态功能型发展定位,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在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双碳”制度集成创新等方面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持续发展壮大生态产业集群,用“生态+”理念推动工业经济绿色崛起。

深秋的东乐北滩,曾经枯黄的戈壁在一块块光伏板的妆点下,已然变成了一片“蓝海”。走进山丹县东乐滩光伏发电基地,跟随无人机的视野,高空俯瞰,甘肃天聚光伏电站、黑河水电东乐北滩光伏基地、张掖交投东乐北滩光伏基地连片横竖成行、整齐排列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

深秋的东乐北滩,曾经枯黄的戈壁在一块块光伏板的妆点下,已然变成了一片“蓝海”。走进山丹县东乐滩光伏发电基地,跟随无人机的视野,高空俯瞰,甘肃天聚光伏电站、黑河水电东乐北滩光伏基地、张掖交投东乐北滩光伏基地连片横竖成行、整齐排列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不远处,国电投甘肃新能源有限公司东乐北滩10万千瓦光伏基地正在安装的光伏支架如同戈壁滩上挺起的脊梁缓缓伸向远方……

甘肃黑河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助理 张京海:项目计划总投资4.8亿元,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主要建设110KV升压站1座,配套建设综合楼以及附属用房,按总装机容量的20%×2小时配置电化学储能系统。

在山丹县新能源集维中心,一块巨大的显示屏幕映入眼帘,接入平台的新能源场站运维数据信息不断更新,智能运管系统自动对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生成报表,帮助新能源场站预警、分析故障,相当于给新能源生产管理安上了“千里眼”“智慧脑”,让千里之外的设备运行情况尽收眼底,精准把脉设备治理,有效提升场站发电量。

甘肃鑫汇瑞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 韩正术:我们也将继续以新能源智能运管系统为抓手,不断推动新能源电站的运营管理模式向 集约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变,提升市场适应能力,赋能和补强新能源产业后端链条,打造技术一流、人才一流、管理一流的新能源集维新高地。

在甘肃伟力得绿色能源有限公司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项目生产车间,工人们正为厂房设备安装、调试和全面投产而忙碌着。据了解,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因水系电池的本征特性,具备寿命长、规模大、安全可靠的优势,尤其是在风电、光伏储能上,生命周期可以做到和风电场、光伏电场的同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甘肃泽通伟力得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师乙: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坚持创新,不仅成为全钒液流储能系统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行业排头兵,更是打造山丹县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下一步公司将吸引更多产业链合作伙伴,在山丹县打造全钒液流电池产业集群,用科技创新让山丹县新能源产业全速发展。

山丹县发改局副局长 郭盛帮:在协同产业方面,就我们引进的7个产业,现在落地的有4个,总投资额度已达十亿元。真正实现了新能源产业和协同产业的健康协同发展。

拥抱“双碳”、不负“风光”。取之不竭的风、光能资源,吸引越来越多像鑫汇瑞能新能源有限公司、甘肃伟力得绿色能源公司这样的光伏领军企业落户丹城。近年来,山丹县按照资源循环、产业聚集的发展思路,持续实施生态工业突破行动,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调结构,坚定不移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培园区、创品牌,着力培育壮大以综合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煤炭循环利用为主的生态工业产业集群,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生产,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县工信局局长 赵文波:我们将努力把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贯彻落实到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中。立足工业主导型发展定位,坚定不移实施“强工业”行动,紧盯重点工业项目,打造新的增长点。(山丹融媒记者 王旭辉)

分享到:

关键字:液流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