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特高压输电通道 返回

新能源多出力要靠“几家抬”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2-11-0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甘肃新能源日发电量首次突破3亿千瓦时,占当日甘肃全网总发电量的53.09%,创历史新高。专家预计,今年西北电网新能源总装机将超火电,成为该区域第一大电源,西北电网也将由此成为全国新能源装机第一的区域电网。

新能源是否健康发展,不能仅以装机规模论英雄。地域广阔,风光资源富集,是西北地区发展新能源的最大优势;就地消纳能力有限,是制约西北地区新能源发展的最大瓶颈。同时,新能源自身的波动性,也对区域电网安全和调峰能力提出了考验。新能源装机规模越大,其波动性、间歇性的特性对电力实时平衡带来的挑战也会增加,区域电网面临的利用效率问题和稳定运行压力也就越突出。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西北地区新能源将进入大规模快速发展和高比例并网阶段。需要注意的是,电力运行本身是一个源、网、荷、储等多侧协同发力的集成系统,如果过度追求装机规模,在就地消纳水平不高、外送通道建设滞后、交易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的情况下,或许会重演几年前的弃风弃光现象,为整个行业健康发展和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因此,要想让新能源多出力,就要更好发挥电源侧、电网侧、需求侧、储能侧“几家抬”的作用,才能为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甘肃电网新能源单日发电量创新高虽只是“日考”数据,但绝非昙花一现,亮眼成绩背后是多年的持续积累。其中,电源侧的装机规模持续增加是“基础分”,电网侧的外送能力日益提升是“保障分”,供需两侧的技术探索、调度水平和交易方式的优化是“加分项”,多方面因素叠加共同造就了这个“单日突破”。

辩证地看,西北地区新能源装机规模的跨越式增长,虽然会带来诸多挑战,但并不意味着裹足不前,而是要在多侧协同下呈现出更具质量和效益的螺旋式上升趋势。在全国范围内,西北电网新能源装机及发电量占比目前还处于全国区域电网前列。随着区域内消纳能力、调峰能力、储能水平的不断提升,多条外送通道的建成投运,新能源布局结构的优化完善,甘肃电网乃至西北地区的新能源还会有更多的亮眼成绩。(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陈发明)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