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数智化储能系统>储能关键装备 返回

从宁德时代/比亚迪美国订单 看储能出美六大驱动力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储能 发布时间:2022-11-1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美国已经成为2022年中国储能企业出海重要目的国。

近日,比亚迪透露,截至2022年10月,比亚迪储能在美国市场累计出货约3.6GWh。

作为最早进入北美市场的中国企业,比亚迪自2011年就开始进击北美市场。据近日比亚迪储能官方消息,由比亚迪储能供货的全球最大单期储能电站在美国西海岸成功投入商业运营。该独立储能电站由比亚迪储能提供1500V的电网级储能产品BYD Cube T28,储能容量近1.7GWh。

无独有偶。一个多月前,宁德时代率先在储能领域突破了北美市场。美国北部北卡罗来纳州,宁德时代与总部位于此处的美国储能技术公司FlexGen达成合作协议,将在三年时间内为后者供应10GWh的储能产品。该储能产品为集装箱式液冷储能产品EnerC,是针对极寒、高温、高湿、沙漠等极端天气研发的。据悉,FlexGen旗下的HybridOS™平台,将帮助宁德时代的储能产品辐射到德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及整个北美地区的高性能储能系统。

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在美国市场的加速开拓,也表明了中国储能出海美国“风口”到来。此外,亿纬锂能、阳光电源、科陆电子、科士达、晶科能源、双一力储能等正在加速出击美国储能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于9月20-22日亮相于美国加州的美国国际太阳能展(Solar Power International, 简称SPI)吸引了众多中国光储领域的企业参与。高工储能不完全统计,宁德时代、比亚迪、天合光能、海辰储能、天合光能、亿纬储能、古瑞瓦特、固德威、兴储世纪、双一力储能、瑞浦兰钧、科陆电子、晶澳科技、三晶电气等超70家中国光储领域企业都亮相于该展会。

据海外机构数据统计,2021年美国新增储能装机达到3.58GW/10.5GWh,新增容量同比+204%,连续两年200%以上。2022年第二季度共新增装机3042.4MWh,同比增长131%。

美国排名靠前的系统集成商POWIN在今年6月的2022高工储能峰会也透露,在2023年电池需求可达10 GWh;2024年的电池需求将达15-20GWh。这是美国储能市场火爆的“缩影”。

整体来看,美国储能市场呈“三足鼎立”态势。加州、PJM(独立系统运营商,负责美国13个州以及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电力系统的运行与管理)、德州位列全美电化学储能装机前三。

深挖美国市场为何频频吸引中国企业出海,高工储能认为,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驱动。

1、成熟的电力市场、利好政策为储能发展奠定基础。

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推进电力放松管制改革,888号法令、889号法令、2000号法令等不断颁布,市场机制逐步完善。成熟的电力现货以及辅助服务市场,叠加用户侧普遍推行的分时电价机制,带来较大的峰谷价差,为储能提供良好的经济支撑。

美国市场资金补贴、税收减免、明确的独立主体地位,不断出台的利好政策。如美国联邦投资税收抵免(ITC)政策对于新能源配置储能的项目,最高可以抵减30%的前期投资额,大型电力公司配置的储能项目也可享受ITC补贴。而美国IRA法案出台,独立储能纳入ITC补贴范围,美国储能项目的经济性有望进一步提升。

2022H1美国储能市场延续高增态势,以表前储能为主且配储时长不断提升。海外机构预测,预计2025年新增装规模将超60GWh。

2、电化学储能刚性需求不断攀升。

美国电网较老旧,电化学储能凭借安装灵活、响应迅速、调节精准、建设周期短等优势,在美国不断升温。此外,工商业侧户用侧刚性需求不断攀升。

据悉,美国本土电网由西部联合电网、东部联合电网、德州电网三大电网构成,区域电网的互联程度较低,由于落基山脉地理特征和历史原因,各电网区域的发电结构有所不同。加州、德州分别对应更高的光伏、风电发电占比,及加州无法实现电力完全自发自用、德州电网与外界互联程度较低,使得加州、德州成为美国储能主要装机市场。

3、美国储能增长速度惊人,经济性较好。

光伏、锂电池成本降低,叠加全球能源危机,是更多主体入局储能领域强劲且持续的推动力。

当前,加州、德州等美国表前电池储能发展迎来史上最大增速。加州电力市场在2021年新增表前电池储能近2.4GW,是上年新增规模的12倍以上。截止至2022年9月加州有超过3GW储能并网。

总体来看,美国作为全球最大、增速最快的储能市场之一,成为了中国企业攻城略地的主要一站。

4、美国本土电池产能大大不足,储能企业零部件均处于外采阶段。

业界人士认为,美国储能严格意义上来说,仍被定义为是个“二道贩子”,零部件都是外购的,所以国内企业具备抢蛋糕的巨大优势。

受限于美国本土的电池产能不足,加上LG新能源等三元锂电池储能项目事故频发,诸如特斯拉等储能大户也加速了对导入国内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配套。

从上述来看,美国储能将高度依赖国内供应链,具有相关竞争力的国内厂商有望进一步从美国储能市场受益。

5、中国储能锂电池展开产业竞速,在降本、安全有突破。

一方面,中国企业具备成熟的以锂电池为核心的储能产业链,拥有众多大规模锂电池生产基地,具有产业链、成本等强劲的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为了追求更长循环寿命和降本优势,中国储能电池厂商在电芯技术进一步突破。

8月,厦门海辰储能发布首款300Ah电力储能专用电池和大圆柱户用储能专用电池。9月,比亚迪储能相关负责人公开表示,公司基于刀片电池的全新储能系统产品将于明年在国内外同步上市。目前这套新的储能系统产品正在国内接受相关测试。10月,亿纬储能更是发布了全新一代储能电池LF560K,将电芯容量进一步推高至560Ah。

6、美国大型储能竞标环境优于国内,较少出现“劣币驱除良币”现象。

某业内资深人士告诉高工储能,欧美业主在做商业选择相比国内更为科学。

海外大型储能开标者会根据用户的工况来寻找标的,在方案配上后会详细了解产品的运行能力、参数边界,随后了解该企业产品的全部认证过程。他们会进行详细的现场考察、工厂走访,几乎能保障原材料来源。

具体来说,海外中标的步骤是循序渐进的。第一次不会下大单,只有等样品工程在当地运行一两年后才会逐步加码。海外业主很少会因为别的供应商报低价而转移,因为供应商要经过1到2年考察过程。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