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今日头条 返回

国际氢能贸易尚处于起步阶段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石化报 发布时间:2022-11-1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今年2月,由日本川崎重工建造的全球首艘液化氢运输船“Suiso Frontier”号从澳大利亚运载首批液化氢抵达日本,全球首次液化氢长距离海上运输顺利完成,成为国际氢能市场发展的一大里程碑。

从目前氢能出口导向型项目的开发情况来看,预计到2026年全球氢能出口量将达到260万吨,到2030年将达1200万吨。这些项目都是在过去两年宣布的,且大多数项目均以氨作为氢能运输载体。

不过,氢能进口导向型项目进展相对缓慢,每年只有200万吨氢的出口量找到了客户。项目开发方和投资者在这一新市场中面临着高度的不确定性、氢能贸易政策的不完善,阻碍了国际氢能贸易发展。

此外,现有基础设施需要进行氢能适用改造,以满足氢能运输需求。与新建输氢管道相比,改造天然气管道用于输送氢能可以节约50%~80%的建设成本。目前,一些项目已在推进之中,将把数千公里的天然气管道改造为输氢管道。不过,管道改造的实际经验不足,工作量也很大。

一些欧洲国家正考虑改造LNG接收终端,用于接收氢和氨。初步研究表明,将天然气接收终端改造用于接收氨,只需额外支付天然气接收终端建设成本的11%~20%。液化氢接收终端的改造则面临着更大的技术挑战,因为存储液化氢需要更低的温度,这给现有设备的重复利用带来了更多的限制条件。此外,液化氢存储设施改造的成本也更高。LNG储罐的建造成本约占LNG终端投资的一半,而液化氢存储设施的建造成本将比LNG储罐还贵一半。目前没有将现有LNG终端改造为氨或氢终端的成功案例,因此上述成本估算均存在不确定性。未来,氢及其衍生产品的需求情况也存在不确定性,这也会影响新建氢氨终端设施项目进展。

分享到:

关键字:氢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