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服务新能源消纳 推动绿色发展

作者:记者 张爱萍 来源: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22-11-2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冬日清晨,寒风阵阵。11月19日6时35分,在辽宁500千伏朝阳川州输变电工程500千伏川州—阜新输电线路工程架线施工张力场,辽宁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45名施工人员参加完站班会,按照分工开始做准备工作:有人准备工器具,有人预热牵张机等设备,有人勘查场地,有人铺设整理密目式防尘网。在另一端的牵引场,25名施工人员也同时开展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7时整,所有施工现场准备就绪,两个放线段同时开始导地线展放作业。

500千伏朝阳川州输变电工程是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围绕“双碳”目标,加快构建辽宁新型电力系统,服务辽宁省清洁能源强省建设的重大项目。该工程建成后将打通辽西地区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送出通道。

据业主项目部经理梁永东介绍,该工程2021年11月开工,共新建一座500千伏变电站,安装3台主变压器,变电容量为360万千伏安;新建500千伏线路2回,总长度为188千米。

朝阳、阜新位于辽宁西部,处于“三北”风带上,风力资源丰富。而大风天气也给施工作业带来一定影响。

在架线现场,国网辽宁电力严格落实安全文明施工要求,推动“绿色建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们积极采取绿色低碳措施,就是要尽可能地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梁永东说。在地面架线现场铺设将近2000平方米的密目式防尘网,就是其中一项绿色低碳措施。

施工现场土质松软,密目式防尘网可以保护农田不被破坏,同时还能起到固定风沙、减少灰尘的作用。“我们选用的密目式防尘网密度高、质量好,防风固沙的效果很好。”梁永东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

为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服务“双碳”目标落地,国网辽宁电力聚焦辽宁省48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已累计开工建设54项配套电网工程。工程全部投运后,每年可输送绿色电能近1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9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850万吨,能够促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服务辽宁风电、光伏发电及核电等清洁能源发电的送出和消纳,助力辽宁清洁能源强省建设。目前,54项工程全面进入施工收尾和投运倒计时阶段。

500千伏朝阳川州输变电工程就是其中一项。工程计划于12月投运,投运后将成为朝阳和阜新地区20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的外送主枢纽。

“我们创新开展分区域集中施工、分区域有序验收,确保高质量施工建设、零缺陷验收投运。”梁永东说,业主项目部提前统筹协调施工单位与生产验收单位,做好施工与验收转序工作,现场施工、验收人员抢抓黄金期加快项目落地。

负责工程生产验收的国网辽宁超高压公司集结变电一次、变电二次和变电运行3个专业,抽调技术骨干40人,在现场按照验收工作面划分3个党员责任区,由党员带头严把验收安全质量关,定期总结典型、普遍设备缺陷问题清单,建立缺陷闭环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

目前,验收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国网辽宁超高压公司已完成所有设备和建筑物功能性验收,初步完成500千伏川州变电站电气设备就地传动验收。“验收人员正在全力完成一次设备功能及信号传动、精准红外气体渗漏检测、组合电器密封硅脂检查、断路器机构检查及间隙测试等工作,确保设备投运后安全可靠运行。”梁永东说。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