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今日头条 返回

下一个暴涨的会不会是钠?

作者:魏岚 来源:新能源汽车报 发布时间:2022-11-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一个个离子从正极释放出来,冲过电解液、隔膜,与负极相遇 …… 在 新 能 源 汽 车 的 动 力 电 池中,这样的“激烈竞赛”时刻都在发生着。动力电池产业中,锂电称霸多年,但其他离子也在不断涌现,类似的工作原理,在锂价冲高不落的情势下,钠离子的机会来了。

动力电池产业高速发展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汽车正在由单纯的交通工具向移动终端、储能单元、数字空间转变,新的汽车产业生态正在加速重构,新能源汽车成为各国布局的重点领域,电动化已是汽车产业最炙手可热的发展方向之一。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2年9月,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月度产销再创历史新高,市场占有率达到27.1%。2022年1-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471.7万辆和456.7万辆,同比增长1.2倍和1.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3.5%。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渐攀升,动力电池作为驱动新能源汽车向前的“心脏”,提供绿色动能的同时,也在接受着考验。更强劲的心脏,才能支撑更卓越的汽车。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1-10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425.9GWh,累计同比增长166.5%。累计装车量224.2GWh,累计同比增长108.7%。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88.0GWh,占总装车量39.2%;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136.0GWh,占总装车量60.6%,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动力电池装车量增速显著,锂摇身一变成为当下的“白色石油”。其身价也连续上涨,近两年来,上游碳酸锂的价格已经从2021年3月的5.3万/吨上涨到2022年10月的56万/吨。

在上一轮锂价上涨期间,记者在采访动力电池领域专家时,专家表示,当前的价格显然处于不合理区间,未来价格将会回归正常。但是在经过短暂的回落后,锂价又再次迎来新的高潮,使动力电池企业、车企开启“抢矿”之旅。

电池“刺客”——钠离子

如今,全面电动化加速到来,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增长。根据 BNEF的数据,净零情景下乘用车的 电动化率将在2030年达到62%。在这样的高速增长中,上游原材料的炒 作带来了产业链短期的困扰,碳酸锂、PVDF、六氟磷酸锂等原材料在一年时间内出现了价格暴涨。

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要从安全、能量密度、成本三方面考虑, 面对巨大成本压力,就要继续探索 更好的路径。相比碳酸锂的超高价格,而碳酸钠价格大约在2500-3000元/吨。

2021年7月29日,宁德时代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一石激起千层浪,从此钠离子成为“备胎”之一。

11月3日,宁德时代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正全面推进钠离子、M3P、凝 聚态、无钴电池、全固态、无稀有金 属电池等电池技术布局。

近日,宁德时代董事长助理孟祥峰表示,碳酸锂价格问题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必须面对的痛点,除了建立完善产业生态外,还需要通过技术研发和创新来解决, 如此全面电动化才能早日实现。他提到,宁德时代通过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解决部分锂资源供应紧张和锂 价暴增问题。

作为化学创新的钠离子电池, 推出之时就备受期待,经过这段时间的研发,钠电池目前达到什么水平?宁德时代在接受《新能源汽车 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钠离子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充电、优异的热稳定性、良好的低温性能 与高集成效率等优势。电芯单体能量密度高达160Wh/kg;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以上;在-20°C低温环境中,也拥有90% 以上的放电保持率;系统集成效率可达80%以上;热稳定性远超国家强标的安全要求。宁德时代在电池系统集成方面开发了AB电池系统解决方案。

多元化技术路线助发展

随着“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万亿瓦时级的电池需求应运而生,推动了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新的应用场景不断产生。

宁德时代表示,钠离子电池将为能源清洁化和交通电动化提供全新解决方案,推动“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市场前景广阔。多元化的技术路线,也将助力新能源产业长期稳定发展。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马小利认为,在动力电池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能力增强、装备能力提升、供给配套稳定、综合成本下降、环境生态友好等方面是重点关注方向。

她表示,低成本材料体系成为 当前发展动力强劲的方向。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电芯成本涨回至2017 年之前,电池企业毛利率在逐步下降,行业平均净利润不可观。企业在开发产品的同时,降低成本成为了主要诉求,当前磷酸铁锂材料体系、磷酸锰铁锂材料体系、低钴无钴三元材料、钠电池材料体系成为关注的焦点。

创新驱动发展,除了正极材料的创新,固态电池仍然是主力发展方向之一。她表示,新体系电池或成为高性能高安全终极解决方案。世界各国均在积极布局发展固态电池技术:当前,我国在固液混合电池(半固态电池)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日本、韩国和欧美等更重视全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十四五”期间,“固态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已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

分享到:

关键字:钠离子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