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锂电池产业链生存现状如何?核心竞争力何在,矿产资源、技术创新抑或是人才?又有哪些现实或潜在的瓶颈?不久前,记者专访了省内三家锂电池相关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江苏九九久是上市民企,银河锂业(江苏)是澳大利亚矿业巨头银河资源刚刚创建的中国子公司,森田化工(张家港)则系日本化工巨头森田投资。三家企业无疑提供了江苏省锂电池企业的三种成长样本。
磷酸锂电池是当前车用动力锂电池的主流,六氟磷酸锂就是磷酸锂电池电解液的主要原料;隔膜也是锂电池的关键原料。在老牌外资企业长期主导的国内六氟磷酸锂和电池隔膜市场上,江苏九九久都只是后起之秀。
该公司2010年8月开始调整产品结构,涉足锂电行业,投资8,050万元建设“年产4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迄今还不到两年。今年1月30日,该项目全面投产,产品纯度99.99%,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2011年3月,又投资近1亿元开始建设“年产1320万m2锂电池隔膜项目”,计划今年底前试生产,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1.32亿元。2011年7月,又决定投资1.4亿元,在现有年产400吨六氟磷酸锂装置的基础上新建年产1600吨六氟磷酸锂生产装置,形成年产2000吨六氟磷酸锂的生产规模。
虽然不过刚刚进入锂电池材料业,但作为已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深交所上市公司,江苏九九久却有着颇为长远的眼光。
记者:九九久进入锂电池业的初衷是什么?
周新基董事长(以下简称周董):
公司从众多的备选项目中,选择了锂电池关键材料,并非盲目追热、跟风,而是反复权衡的结果。锂电池业具有诸多优势:国家鼓励支持,有较高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产品附加值及投资回报率,环境友好,市场前景较好,生命周期较长,符合公司发展理念。
公司希望依托现有主营业务,向新能源产业拓展,以此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升核心竞争力。
记者:国内主要竞争对手有哪些?
周董:实力最为雄厚的如:关东电化学、森田化工、SUTERAKEMIFA等外资企业,还有几家国内企业。其实最大的竞争对手还是自己,只有不断通过自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模式创新等多层面的持续有效创新,才能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记者:作为锂电池材料业后来者,九九久的核心竞争力何在?
周董:核心竞争力来自自主创新。目前已拥有多项自主创新成果,已获授权的专利技术就有21项,其中发明专利8 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譬如,2011年取得的实用新型专利“六氟磷酸锂的纯化专用装置”和发明专利“高纯度五氟化磷的制备工艺”等。已申请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受理的专利技术17项。还有数项独有技术因涉及商业秘密未申报专利。
记者:六氟磷酸锂技术自主创新的价值何在?
周董:使传统生产工艺得到优化,提升了国产六氟磷酸锂的品质,提高了生产安全性,也有利于降低六氟磷酸锂的生产成本,加快动力锂电池规模化进程。同时,也打破了外资企业多年的技术封锁与市场垄断。
记者: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何解决融资问题?
周董:一方面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通过资本市场筹集长期资金。年产4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建设资金8050万元均为超额募集资金;去年3月公司上马的锂电池隔膜项目所投入的近1亿元,即包括了8,720余万元超额募集资金。当然,公司对发行新股、债券等融资方式一直比较审慎,以确保股东权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良好的银行资信保障了公司的后续融资能力。
记者:如何吸引创新所需的人才?
周董: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多渠道吸纳人才。完善培养机制,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创新使用机制,引入竞争机制,把人才使用与人才成长周期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收入凭贡献。建立全面保障体系,对人才实行年薪制,缴纳五项社会保险,享受住房公积金,增强了他们的自豪感和向心力。
记者:如何看待国内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周董:在能源日益匮乏和环保的双重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汽车市场的未来方向,“十二五”期间将迈入产业化阶段,这必将带动锂电池需求的大幅增长。随着锂电池技术的日渐成熟,未来的智能电网储能市场需求也将日益增长。
新能源材料领域有较高的技术壁垒,能够规模化生产锂电池六氟磷酸锂和隔膜的国内企业为数不多,产品大都只能应用于通讯用或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汽车用动力锂电池关键材料绝大部分仍依赖日本等国进口。包括我们在内,国内企业必须更多关注技术创新,加快解决汽车用电池的稳定性、安全性等问题,抓住产业升级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走在银河锂业(江苏)有限公司位于张家港保税区的生产基地,几乎感觉不到这是3月上旬刚刚投产的新企业。虽然不时有繁忙的场景,但人车有序,物流井然,中央控制室整洁安静,偶尔传出调度指挥的对话声,即使锂矿石堆场也毫不杂乱。只有工人们一身黄蓝相间的工作服和现代感的护目镜透露出一丝新意。
这是一家怎样的企业?有何独特资源?在锂电池材料业的目标是什么?本报记者采访了该公司董事兼总经理钱琼炜。
出身“豪门”
钱总介绍,一旦达产,银河锂业(江苏)公司将成为国内乃至亚太最大碳酸锂企业。去年全球碳酸锂销量约为12万吨,而银河规划年产能即达1.7万吨。
该公司的强大产能来自“豪门”背景。澳大利亚上市公司银河资源有限公司独资建设,而银河资源的股东还包括中国的丰立集团、科瑞集团等,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也以个人名义投资了3000万澳元。银河资源是国际新兴矿业公司,在澳大利亚拥有第二大在产的锂矿资源,银河锂业(江苏)是其在国内首家投资企业。可以说,“上下游一体”是该公司的独特优势所在,即母公司银河资源提供锂矿石,自行加工碳酸锂,完全控制产业链。
钱总告知,全球品质较高的锂矿石资源集中于澳大利亚、加拿大。在全球锂材料业,凯密特(美国控股)、美国FMC、智利SQM是三巨头,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目前国内较大的企业有四川天齐锂业,年产1.2万吨,上市公司;江西赣锋锂业,年产数千吨。
中国之局
银河资源何以斥巨资在中国建设锂材料生产基地?钱总坦言,“银河”对于全球和中国锂电池市场需求有着清醒的判断:2020年前,全球新能源汽车数量将扩充2-3倍,车用锂电池产业增长将更快;而中国市场的规模将居全球前列。3月上旬的开业典礼上,银河资源总部全体董事会成员、高管团队以及澳大利亚驻沪总领事尽数出席。
因此,银河锂业(江苏)的目标颇为远大新能源领域锂电。
池上游材料的全球最大供应商。锂电池可以分为三个级别,电池级、 EV级、EV+级。所需碳酸锂的纯度分别为>99.5%、>99.9%、>99.99%。其间售价相差巨大,目前水平为电池级约4万元人民币/吨,EV级超过5万元,EV+级高达8-10万元!而该公司EV级产能居国内之首。钱总告知,公司拥有国际领先的全自动生产线,设备总造价1亿美元。其中锂辉石焙烧窑炉长50米,同类全球最大。还将扩建5000吨电池级氢氧化锂生产线,国内最大。
话语权来自何处?
钱总笑言,在国内碳酸锂行业,该公司即将拥有“话语权”。虽然售价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但国内十几家大型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企业都已签约采购,日本三菱每年订购5000吨。他指出,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的锂料业生态。
包括凯密特、FMC、SQM三巨头在内,目前国际、国内碳酸锂生产企业以“盐湖取锂”模式居多,前期投入远高于锂矿。而且需阳光晒盐,靠天吃饭,产量不稳定。锂矿无此限制,且资源地、生产地所在国家均较稳定,可签长期碳酸锂订单。此外,国内EV级以上产能有限。
作为一家拥有“话语权”的企业,银河锂业(江苏)如何看待锂材料产业?钱总认为,其一,全球锂矿储量相对充足,不存在暴利。其二,投资大,回报周期长,至少需要三年。其三,由于下游应用市场尚小,碳酸锂市场仍不够大,成本、价格仍不够透明。应防止价格暴涨暴跌,避免光伏业覆辙。其四,必须自主创新,纯度99.9%产品的价格总是高于99.5%。目前锂矿石最大利用率85%,还有技术提升空间。
银河:做全球最大电池锂原料供应商
森田化工(张家港)有限公司位于张家港扬子江化学园,是国际化工巨头日本森田化学与住友商事等共同投资创建,专门生产
六氟磷酸锂,堪称国内锂电池电解质材料业的元老级企业。作为锂电池的关键材料,六氟磷酸锂是否还有成本下降的空间?如何有效降本增效?本报记者走访了公司日籍总经理堀尾博英。
该公司的历史基本上就是六氟磷酸锂的扩产和创新史。堀尾介绍,森田化学是全球最大六氟磷酸锂企业,20年前开始生产,到张家港8年。2004年成立之初投资额为300万美金,迄今不断追加投资,目前年产能2500吨,今年底力争达到5000吨,长期目标是9000吨。加上国内另一家合资企业,在华产能最终将达到1.8万吨产能。目前最大客户群是国内的手机、电脑锂电池电解液厂商,但其最大目标客户群却是汽车用动力锂电池电解液厂商。
然而堀尾透露,该公司与很多锂电池材料企业之间却一直存在分歧。他认为,在满足最终品质要求的前提下,锂电池价格将是左右未来市场的最关键因素。他举例,在日本市场,本田、丰田、日产等的电动轿车售价普遍在30万元人民币以上,电池价格占到了整车的50%。该公司不断扩产以降低六氟磷酸锂成本,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等其他锂电池材料企业能否做到?
堀尾说,在全球范围内,森田的六氟磷酸锂价格虽未必最低,但生产成本是最低之一,具备事实上的价格“引导地位”。锂材料、锂电池成本还有不小的下降空间。虽然短期内难以大幅减本,但应以10-15年为周期考虑。
站在日资锂电池材料企业的角度观察,堀尾坦言,相比日本,中国的锂电池产业发展会更快。由于中国城市扩张,上班族工作地与居住地的距离大多在十余公里,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潜在市场更大,可能成为家庭“第二辆车”。不过,国内锂电池企业已经很多,不少企业在扩产,新企业进入并非最佳时机。但对于电动汽车厂商而言,反倒是进入中国市场的好机会。堀尾认为,降价绝不会牺牲锂电池性能,关键在于创新,未来能否像生产干电池一样生产锂电池?森田化工(张家港)的锂材料全球专利很多已过期,但仍在继续研发,至少已拥有20项新技术,譬如:有可能应用于储能锂电池的最新电解液材料四氟硼酸锂,其中一部分已申请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