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矿产资源开发与保障 返回

锂电材料:工艺和材料的变革持续进行中

作者: 来源:东方财富 发布时间:2012-05-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关注点之一:磷酸铁锂的生产工艺改进
 
    事件:根据报道,成都黄铭有限公司磷酸铁锂生产工艺取得突破。由黄铭公司独立研发的液相法纳米磷酸铁锂生产工艺,采用磷酸铁锂纳米结构复合材料,运用多分组掺杂磷酸铁锂等技术,实现了磷酸铁锂的低成本、大批量生产,且产品质量稳定,生产的磷酸铁锂产品一次晶粒在50纳米级以下、容量达到160mAh/g,可循环使用3000次以上,高低温性能和导电率远远优于同类产品。同时,黄铭公司首次提出了在常温、常压下运用多溶剂液相法制备纳米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可产业化工艺方法,不仅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而且延长了锂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能同时满足容量型和功率型汽车的要求,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首先受益。
 
    点评:从报道披露的信息来看,黄铭公司对于磷酸铁锂生产工艺的改进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可以实现常温常压下生产,第二,对于锂盐等原材料纯度的要求降低,大幅降低了原材料采购成本。我们认为磷酸铁锂低成本生产工艺是目前磷酸铁锂阵营最应该考虑的事情,只有在保持性能的情况下降低成本,才能够提升产品竞争力,加速市场渗透。
 
    对于黄铭公司的产品,由于尚未经历商业化产品的检验,建议持续关注。
 
    关注点之二:正负极材料匹配发现新材料
 
    事件:在上海锂电池正极材料研讨会上,河北强能电源公司董事长刘庆国做了专题报告,提出了正极锰酸锂和负极钛酸锂搭配的组合,指出该组合满足国家电网对于储能系统的基本要求:即循环寿命达到5000次以上,价格达到1500元/kWh以下,效率达到80%以上。
 
    点评:事实上,锂电池整体性能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核心部件的合理搭配,任何一方的短板都会导致整体性能的下降。作为正极材料而言,不仅仅是自身材料性能的提升,与负极材料的匹配也很重要。尽管钛酸锂的高电压平台不具有吸引力,但是从报告揭示的锰酸锂/钛酸锂组合性能来看,其倍率性能、循环性能和快速充放电性能均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如何在倍率性能和电压平台两个方面权衡是电池终端用户商应该针对产品做出的选择。
 
    我们认为锂电池领域生产工艺和新材料的变革一直持续在进行,从现有的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制造水平来看,如何根据终端产品的应用范围和参数需求选取合适的材料应该是下游锂电池厂商的关注重点。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 材料 储能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