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废弃锂电池有了新出路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化新闻 发布时间:2022-12-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巨量的废弃锂电池既是环境污染物,也是宝贵的金属资源。近日,从清华大学研究生学院传出消息,成会明、周光敏团队在锂电池回收领域取得系列进展,既实现了回收方法的闭环化,也实现了回收产物的功能化、高值化,为废弃锂电池找到了新出路。

据成会明介绍,目前锂电子电池的回收方法可以分为火法回收和湿法回收两种。“现有的回收方法均基于正极结构的破坏与有价元素的提取,必须在高温、强酸等条件下破坏正极材料的化学键,且提取过程冗长。”为突破这些局限,成会明团队确定了“三化”的解决方向,即回收思路直接化、回收流程封闭化、回收产物功能化。

回收思路直接化是指通过固相烧结、水热反应、溶剂修复、熔融盐修复等方法,将金属原子直接转化为金属分子。回收流程封闭化是指通过试剂的循环利用、回收电池中的残锂与石墨等,实现外源向内源的转变。回收产物功能化是指通过修复正极材料功能、正极元素合金化用作催化剂等,使回收产物实现功能化、多样化、高值化。

根据这样的研究思路,成会明团队提出了一系列的回收方法。

在直接化方面,研究团队提出了含锂低共熔溶剂常压直接修复正极材料、低温熔融盐修复高失效层状氧化物正极、失效磷酸铁锂的直接回收及其氮修饰等方法。其中,含锂低共熔溶剂常压直接修复正极材料以有机分子为载体,利用其对锂、钴的选择性传输,在分子尺度直接实现锂、钴的同时补充,不仅可修复失效的正极,还可大幅缩短回收流程。修复后,钴酸锂的成分、物相、电化学性能均恢复到初始状态,晶体表面微裂纹消,锂、钴重新形成规则的层状结构。同时,修复使用的低共熔溶剂的性质无明显变化,可反复使用。

在封闭化方面,研究团队提出了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协同回收等方法,在修复正极的同时还可兼顾负极石墨的再生或提纯。在功能化方面,提出了回收产物制备高压钴酸锂、镍钴锰三元材料原位转化生成催化剂等方法。

“直接回收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常温、常压下,可大规模处理电极材料的闭环回收方法。”成会明表示,目前,正极材料直接回收方法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普遍需要高温、高压或其他特殊条件,缺乏大规模推广的潜力。日后,要将锂电池回收的范围从正极逐步拓展到负极、隔膜、电解液等,进而实现锂电池的综合回收与再利用。此外,如何开发尚处于空白的固态电池回收技术也值得关注。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