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12月6日,中国电建股份公司发布2023年度光伏组件和光伏逆变器集中采购项目招标公告。根据招标公示,为满足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预计装机总量(包括自主投资建设项目和对外承揽的总承包项目),总量为26GW。本次集中采购招标的光伏组件和逆变器总量分别为26GW。
组件方面:本次招标分为3个包件进行投标,其中包括自主投资项目所需P型单晶组件10GW、工程承包项目所需P型组件15GW、以及N型单晶组件1GW。电池片尺寸均要求182mm及以上。潜在投标人可以对某一包件或全部包件进行投标,各包件组成详见下表:
逆变器:分为3个包件进行投标,其中包括6GW集中式逆变器,≥3125kW;16GW组串式逆变器(≥480V),≥175kW;4GW组串式逆变器(380V),10-150kW。潜在投标人可以对某一包件或全部包件进行投标,各包件组成详见下表:
作为我国清洁能源建设的龙头,中国电建以能源电力、水资源与环境、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业务为三大主业,以新能源和抽水蓄能为核心主业,承担了我国80%以上河流及水电站的规划设计任务、65%以上的风力发电及太阳能发电工程的规划设计任务,具有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营、装备制造和投融资等全产业链服务能力,为业主提供一站式综合性服务。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中国电建也开始积极发展新能源投资业务,在清洁能源领域大幅加码。为推动新能源业务实现快速高质量发展,2021年12月,中国电建新能源集团批准组建成立,主要从事以新能源为主的清洁低碳能源项目的投资开发和运营管理,致力于成为质量效益型一流新能源投资运营企业。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电建累计控股并网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合计7.74GW。
据介绍,中国电建新能源集团作为中国电建旗下唯一从事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的投资平台公司,已形成扎实的发展基础和较强的新能源投资运营能力,能够有效整合中国电建旗下规划总院和设计院的规划设计能力、施工板块和装备制造板块成员企业的地缘优势和产业链带动能力,有极强的行业竞争力和项目实施推动能力,全面参与了我国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和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建设,积极探索新型能源示范项目,成功参与开发了国内首批光热发电示范工程和离网型风光柴储微电网项目,在清洁能源领域投资建成了多个标杆工程,开创了众多行业第一。
其中,由中国电建新能源集团投资开发的河北张北坝头风电场,开启了我国清洁能源EPC总承包建设的先河;投资开发的湖南株洲凤凰山风电场,是中国首个低风速山地风电项目,多次被中国风能协会评选为“中国最美风电场”;投资开发的天津南港海上风电场,是中国首个单体装机5兆瓦的商业化运营风电项目;投资开发的青海共和光热发电项目,是中国首批光热发电示范工程之一,获得中国光热发电示范项目推动奖;投资开发的新疆荣和风光柴储配电网项目,是中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海拔最高的离网型风光柴储微电网。
2021年初,根据中国电建印发《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投资业务指导意见》,公司预计将于“十四五”期间在境内外新增控股投产风光电装机容量3000万千瓦。根据文件对下属28个企业分解的新能源投产装机任务来看,合计的新增规模将达4850万千瓦。这是中国电建首次明确大力发展新能源投资运营业务,进一步放宽集团下属企业新能源项目投资主体范围。
根据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中国电建已经完成了超12.345GW组件、7.5GW逆变器集采规模。
此外,中国电建还积极布局集中式新能源、储能、地热等新兴业务,关注氢能、碳汇和碳交易市场。公司计划在2022年投资新能源项目483.32亿元,计划开工新能源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计划核准抽水蓄能项目4个,总装机容量约为500万千瓦。
另外,本次招标将按各包件分别确定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光伏组件和逆变器入围供应商(入围供应商数量根据实际投标人数量确定),并签订框架协议,框架协议有效期截至2023年12月31日。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各成员企业将在项目落地、具体采购需求明确后,根据此次招标结果,直接邀请全部或部分入围供应商通过竞争性谈判或询价等二次竞争方式,确定其所需光伏组件和逆变器的最终成交单位,并签订采购合同,不再另行单独招标。组件方面,2023年内,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将按季度汇总采购需求总量,在入围供应商范围内,开展各季度的集中二次竞争工作,并确定成交供应商。另外,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