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12月30日,随着渤中B场址最后一台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山东能源电力集团渤中A、B两个场址9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成为我国“十四五”重点建设五大海上风电基地最大规模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山东能源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跃升至山东省首位。
渤中海上风电项目场址位于
山东省东营市近海海域
中心区域离岸20公里
包含渤中A、B两个风电场
规划面积87.46平方千米
装机容量90万千瓦
风从海上来
那是清洁能源的声音
悦耳澎湃
它诉说着一个故事
也开启了渤中海上风电
的一段传奇
▲渤中海上风电A场址首台风机吊装
A场址项目仅用时99天取得核准,创下国内海上风电核准的最快速度。项目总装机规模50.1万千瓦,安装60台8.3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
4月16日,开工建设、首桩沉桩。
6月21日,实现首台风机吊装。
9月10日,完成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全国产化海上升压站吊装。
10月29日,首批次16台机组并网发电,发出“十四五”国家新规划海上风电项目和山东省首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第一度绿电,为全容量并网奠定了坚实基础。
▲渤中海上风电B场址海上升压站
B场址项目总装机规模39.95万千瓦,安装47台8.5兆瓦北方区域单机功率最大风力发电机组。
7月11日,首桩沉桩。
9月8日,完成首台风机吊装,轮毂高度130米,叶轮直径230米,单支叶片长度112米,成为目前全球商业化运行轮毂高度最高、叶轮直径最长海上风力发电机组。
12月30日,最后一台风电机组并网发电。
乘风起势向海图强
▲渤中海上风电B场址首台风机吊装
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山东能源电力集团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有序推进。
创新采用主机厂商优选模式,实现同时期项目设备选型最优、成本价格最低,带动技术加速迭代、引领行业进步。
创新实施银团贷款公开招标,项目融资利率为全国同行业最低。
创新实施“主线节点责任制度”,以点带线、以线定面、节点到人、全员覆盖,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发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克服船机资源少、作业窗口期短、施工难度大、新冠疫情影响等诸多困难和挑战,优化施工方案和工艺,全面整合上下游资源,协调设备生产供货,强化本质安全管理,确保了各项重大节点目标如期完成。
▲山东能源渤中海上风电A、B场址90万千瓦项目陆上集控中心
渤中A、B场址90万千瓦规模汇入一个陆上集控中心,采用同一条电网送出线路,成为我国北方区域一次性建成单体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
利用BIM技术构建全数字化风场,采用机器人、无人机等巡检,真正实现了智慧化、智能化。两个风电场每年可提供绿电超过30亿度,等效节约标准煤92万吨,等效减排二氧化碳220万吨。
12月16日,三峡集团在鲁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昌邑市海洋牧场与三峡300兆瓦海上风电融合试验示范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同时也是三峡集团首个实现平价上网
▲山东能源渤中海上风电A、B场址90万千瓦项目全容量并网
“渤中A、B两个场址项目90万千瓦海上风电在同一年度规划、核准、开工、全容量并网发电,在国内尚属首次,创出了海上风电开发建设史上又一纪录。”山东能源电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李伟介绍,“我们将着力打造一批精品工程、效益工程、样板工程,以实际行动奋力开启电力板块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山东能源加快打造清洁能源供应商和世界一流企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