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数智化储能系统>储能关键装备 返回

上海电气:优化能源组合,「源网荷储氢」多点布局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上海电气 发布时间:2023-01-2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相较于十年前,我国能源结构已发生重大结构调整——光伏和风电装机占比大幅提高,煤电占比下滑至半壁江山,核电重回积极稳妥发展轨道,储能已步入高速发展期。在电力减碳过程中,不同时间尺度、空间尺度,不同特性、不同主体的电源、负荷、储能的相互协调和配合至关重要。

作为目前全球能源装备产业门类最全的企业之一,上海电气近年来不断优化组合,发展传统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在清洁高效煤电、安全先进核电、高效灵活调节气电等领域,已拥有全球一流技术能力,且创造了发电煤耗世界新纪录。

事实上,上海电气在“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及“源网荷储氢”一体化业务上早已多点布局,其漂浮式海上风机、新型储能系统、高压电力电子变换装置、高效光伏电池与太阳能发电系统、规模化氢能装备等一批硬核科技正在立项中或研发中。依托自身超强的装备制造能力及系统集成能力,上海电气的“一站式综合智慧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已逐步覆盖“源网荷储氢”的每个环节——

在清洁煤电领域,上海电气作为全球火电技术领先的企业,通过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技术,大幅提升发电效率,最新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发电煤耗已达到248.86克每千瓦时。

在风电领域,上海电气制定了个性化机组解决方案,陆续发布“海燕”和“海神”两个海上风电平台机组。前者覆盖高风速的普通海域和台风海域,在保证高协同性、低故障率的同时,显著提升发电效率。后者则重点聚焦中低风速区域,通过开发高升阻比、低粗糙度敏感性的翼型族,提高叶片发电效率,平衡机组载荷与发电量,使整机设计达到最优状态。另外,上海电气推出的WINDSIGHT·“巽鸣”风电场数字化设计平台能集成完整的风资源评估工作流程,有效解决了传统风资源评估缺乏精细化全过程标准方法体系和统一管理平台的难题。

在光热技术领域,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迪拜950MW光热光伏复合项目的总承包商和主要设备供应商,上海电气提供了大规模、长时间、低成本的调节性电源案例示范。项目占地相当于6162个足球场,具备最大熔盐储备热量,可实现24小时连续发电。

在液流储能领域,上海电气具备系统级储能电站设计综合能力,集装箱式钒电池系统产品从5kW电堆到25kW电堆,再到技术领先的50kW大功率电堆,已将核心技术全部申报专利,并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

在锂电储能领域,已在能源终端的锂电储能产品和工业终端的锂电产线装备上,初步形成了相互协同,且独立卓越的锂电池装备产业链生态圈。上海电气在南通建成年产能达5GWh的工厂,产品已应用在国内首个电网侧共享储能——青海格尔木32MW/64MWh项目、西藏光储电源侧12.5MW/20MWh项目等。

在氢能技术领域,上海电气在全面梳理“制、储、输、用”四大环节核心关键装备的基础上,聚焦规模化、低成本制氢装备和“绿氢+碳捕集”合成甲醇,及加氢合成氨等规模化用氢装备,以此助力快速形成“可再生能源制氢+二氧化碳捕集绿色化工”的规模化、低成本氢能产业发展闭环。

在二氧化碳捕捉及其综合利用领域,上海电气参建的浙江嘉化规模化碳捕集及综合利用项目将具备2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捉能力,并在园区配套加氢气合成13万吨/年的甲醇示范工程,为实现原料用能的绿色化和“深度降碳”进程提供了可行的实施路径。

当然,上海电气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可依据每个客户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场景式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化底座能力及智能电网技术,实现能源设备的互连。围绕自身装备设计制造经验及数据,构建智慧能源装备数字孪生。通过人工智能及自控技术,实现能源系统的协同优化运行。

分享到:

关键字:上海电气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