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根本看不见”的材料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4-07-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一种新出现的“最黑”材料,仅仅反射0.035%的光,达到了肉眼根本无法分辨的程度,黑得就像出现了一个黑洞。由此创造了一项最新纪录。

据英国《独立报》官方网站7月13日报道,这种“超级黑”涂层材料被命名为“Vantablack”(梵塔黑),由纽黑文公司利用碳纳米管在铝箔片上培育出来的,这种纳米管比头发细10000倍。相关成果发表在近期的《光学快报》杂志上,并在本周举行的英国范堡罗国际航展中亮相。

如果凝神静气盯着“梵塔黑”涂层,你会产生一种诡异的感觉——它黑到让人完全无法理解亲眼见到的这一切,形状和轮廓都消失了,只剩下貌似无底深渊的虚空。

英国《独立报》在线版在报道中戏称,如果用这种材料来制作一件小黑裙,衣服的主人很可能被看成怪物,因为穿衣者的脑袋和四肢看起来就像是漂浮在一个裙子形状的黑洞四周。

“梵塔黑”材料的工作原理是将一组纳米管像扎一捆极其精细的吸管那样整合起来,纳米管细到连光粒子都无法从其中通过,就连毫不起眼的光的痕迹,也会在纳米管附近反弹直到被完全吸收。

当铝箔片被揉搓成有峰有谷的一座微型小山时,一切景致都莫名消失了。“你本来希望能看到的诸如山峰山谷啊,一切都变黑了,变成了洞,变成虚空。这太诡异了!”纽黑文公司的首席技术总监本·杰森说。

利兹大学色彩科学与技术教授斯蒂芬·韦斯特兰认为,传统的黑色实际上是一种光的颜色,没有人真正见过“一丝光都没有”的情形,除非面对的是一个黑洞。而“这种新材料,几乎是我们可以得到的‘最黑’了,也是我们可以想象的最接近的黑洞。”

本·杰森表示,这一超黑材料的出现,标志着在光学仪器上实用纳米技术的重大突破。

在实际用途中,它可改进光学仪器的灵敏度,供天文摄影机、望远镜以及红外线扫描系统使用,它减少散光的能力,将提高天文望远镜观看最暗恒星时的“视力”,并能校准可用于拍摄宇宙最古老物质的相机,因为拍摄此类照片时,需把照相机对准尽可能黑的物质。同时,该材料也有潜力应用于一些军事用途。

另据报道,该材料的导热效率是铜的7.5倍,抗拉强度是钢的10倍。造价昂贵,成本目前尚未透露。

分享到:

关键字:超黑材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