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2014年上半年20大能源新技术之太阳能篇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新能源经贸观察 发布时间:2014-07-18 浏览:

01:晶科Eagle+组件10倍国际标准

晶科能源在2014年5月21日在上海SNEC展会上推出“Eagle+”的太阳能组件。“Eagle+”系列是继晶科能源2013年1月推出的全球首款双85条件下PIDFree(免于电势差诱发衰减)认证的“Eagle”组件的升级版本,其中60片多晶硅功率最高可达275瓦,在市场同类量化生产的产品中效率最高。

晶科能源“Eagle+”系列组件,采用创新的电池片制造技术与组件封装工艺,双85条件下(温度85摄氏度,相对湿度85%)的PIDFree性能是目前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的10倍。“Eagle+”系列组件的全新材料和技术能够使组件长期使用后发生蛇形斑与黄变的几率基本降至为零,为行业组件性能与可靠度设立了更高的标准。

02:天合光能Honey Ultra组件新世界纪录

天合光能的新型Honey Ultra组件创造了单晶硅组件输出功率的世界新纪录。该项成果经权威认证机构莱茵TUVRheiland测试,峰值输出功率高达326.3瓦,表明其量产PERC单晶硅高效组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14年6月23日,天合光能凭借“高效晶硅太阳能光伏HoneyUltra电池/组件”项目,经过严格的评估、筛选和答辩,在全球近40项申报技术中脱颖而出,获得2014年度“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最具投资价值的领先技术蓝天奖”。

HoneyUltra组件集成了多项自主研发的先进电池背钝化技术、组件减反射技术及组件低电阻连接技术,这是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自2013年11月顺利验收以来取得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式突破,标志着世界领先水平的PERC单晶组件产品近期可以实现市场的全面推广,对光伏产业高效太阳能组件的规模化应用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03:格力光伏空调光伏和家电结合

格力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系统通过关键技术的创新实现光伏与家电的结合,解决了太阳能直接驱动空调的相关应用问题,提高光伏能利用率约6%~8%。

此项技术可直接对光伏直流母线进行MPPT控制,自动寻找到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最大限度利用光伏电池。这套系统还可以全直驱并网,实现公用电网、光伏系统与空调机组的无缝对接,能量在公用电网、光伏系统和空调机组三者之间自由流动。

此项技术还可以实现光伏与空调一体化监控和自动化管理,达到无人值守和集中监控的目标。

以珠海为例,一台400千瓦太阳能变频离心机每年可省电57.12万千瓦时,可节省标准煤199.48吨。这意味着减排552.45吨二氧化碳、6.54吨的二氧化硫和2.39吨氮氧化物,同时减少因火力发电产生的150.72吨粉尘。从用户的经济效益看,按照商业用电电价为0.9678元/千瓦时计算,使用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一年可节省55.28万元。

在夏季,太阳能电池的发电功率和建筑物的负荷有较好的匹配关系,空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为室内制冷。冬季室内热负荷晚上大于白天,独立系统中配置的蓄电池可以将白天多余的电量储存下来用于晚上为室内供热。

04:欧姆尼克二代三相逆变器内置WIFI监控

2014年5月20日,欧姆尼克经举行“新型逆变器产品发布会”,发布了新型二代三相光伏逆变器Omniksol-13k/15k/17k/20k-TL2,解决了分布式发电应用过程中的多项难题。

二代三相逆变器利用CFD优化整机结构布局,将大功率电感装置放置在机壳外,每台欧姆尼克逆变器可选内置Wifi或者GPRS内置卡,提供全球首家实现内置WIFI监控方案,通过简洁设置即可通过WIFI网络实现整个电站的零成本监控。

将20kW的三相机进行级联技术监控,一个电站只需要一个监控即可。同时拥有强大精准的监控渠道,通过欧姆尼克搭建的云服务器平台可实现公司售后服务中心、分销商及终端用户的三方监控,便于售后服务中心及全球各区域分销商迅速获取电站报错信息,第一时间主动为终端用户提供售后方案。

05:人工树叶光子转化能源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约根森实验室是人工光合联合中心(JCAP)总部,JCAP设计出一种人工树叶,利用阳光提升氢和其他燃料的燃烧效率。

JCAP设计出一种比单纯靠太阳能电池板放电分离水分子更廉价的新系统。JCAP设计的人工树叶的核心部分是2块浸入水溶液的电极。每一块电极由半导体材料制作而成,该材料能够从太阳光谱中捕获特殊的光能。电极外表还涂有催化剂,用来确保电极以一定的速度产生氢气或氧气,分离出的氢气可以单独作为原料或与一氧化碳反应后变为一种液态氢碳化合物燃料。

在设计人工树叶的过程中,最难的是光电阳极材料的选取。电化学家兼JCAP主管CarlKoval说:“这些电极材料都非常不稳定,甚至连1分钟的稳定状态都达不到。”

2014年,人工树叶终于取得了初步成果。JCAP的研究者发布了一款人工树叶原型系统。JCAP的研究者希望这款原型系统能最终促成工业化生产氢气的工厂,人工树叶技术也可以在缺乏能源基础设施的发展中国家大放异彩,为需要能源的地区提供燃料发电。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技术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