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2022年底,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首次开展调电试运行(不结算)并取得成功。2022年12月13—14日,南网总调首次通过市场报价方式安排机组启停,按照现货市场计算结果。本次调电试运行共有185个电厂合计392台(套)交易单元及6个跨省交易成分参与优化。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的消息显示,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圆满完成2022年12月现货市场三部制调电模拟结算,并出具电子结算依据。
2022年初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稳步推进省(区、市)/区域电力市场建设。2022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先后批复下发《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工作方案》《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实施方案》。2022年7月23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试运行启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率先在南方区域落地。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成为本轮电改中首个启动试运行的区域电力市场。
此前,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对外公布了试运行总体安排:2022年7月,南方区域现货市场首先按照不结算的方式开展试运行;2022年12月底前,具备五省区联合出清技术条件;2023年起,根据试运行进展,分阶段、分批次逐步将五省区纳入结算试运行;2025年,南方区域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
一般来说,一个电力市场真正运行起来,要看系统运行是否按照出清结果安排(也就是调电),市场主体是否按照出清结果获取对应收益(也就是结算)。从各省区电力现货市场的建设经验看,各地在完成几次调电试运行后,通常会先选择一到两天开展结算试运行,此后结算试运行时间不断拉长至周或者月,直到实现不间断结算试运行。目前南方区域市场的模拟试运行已经实现五省区联合运行并完成首次调电试运行,这也意味着区域现货市场离结算试运行越来越近。
20年前,我国就曾在华北、东北两个区域试点建设区域电力市场,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市场建设没有完成。2015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电力市场化建设已经取得较大进展,市场化交易电量比重大幅提升,跨省跨区配置资源的需求也在增强。在南方区域,广东电力现货市场已经连续结算试运行超过一年,有丰富的改革经验,南方五省区之间则联系紧密,有很强的互补性。这些因素使得外界对南方区域这块“试验田”格外关注。
然而这仍然是一项充满挑战的改革。2022年底,南方能源监管局曾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包括省间壁垒、电力市场与一次能源市场联动、新能源参与市场、电源固定成本回收、输配电价机制改革、电价市场化改革等等。而《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实施方案》也是在“经历了反复争论、沟通、协调,直至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中完成并最终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
区域市场建设任务纷繁复杂,并触及多方利益调整,非一日之功。对于本轮电改中首个试点区域市场,我们既要有所期待,也要保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