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氢储能>制氢 返回

海水制氢瓶颈已破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第一元素网 发布时间:2023-02-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的研究人员近日表示,如果绿色氢的制造需要大量的淡水,或者会导致有毒氯的大量产出,那么它就不能被视为环保。因此,他们提出了一种“十分环保”的廉价生产技术。

众所周知,绿色氢需要大量的水进行电解,经计算,每千克氢大约需要9升纯水。这不仅对许多水资源匮乏的地区极不友好,而且本身也是一个不环保的因素。而如果能用海水直接制氢,光从原材料这一点上来说,至少是无限而且免费的。

不过,海水直接制氢存在着一些难题需要解决,例如首先需要考虑腐蚀问题,然后是需要应对大量杂质和微生物。最后你还要考虑在制氢工作完成后,你把什么放回海洋中?你是否会创造有危险性的含盐水平,而且把高浓度的有毒氯放回了海洋环境。因此,目前有许多科学家在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在上述新研究中,RMIT的科学家们宣布了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制备方法,可以直接从海水中产生高效、低成本的绿色氢气,而不产生氯。他们的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了科学期刊《Small》杂志上。

该研究论文首席研究员Nasir Mahmood博士表示,“使用海水的最大障碍是氯,它作为副产品伴生。如果我们(用海水)满足世界对氢的需求,而不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每年将生产2.4亿吨氯,这是世界氯需求量的三到四倍。这样制氢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破坏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工艺不仅不产生二氧化碳,也不产生氯。”

具体而言,RMIT的设备使用了一种由氮掺杂的磷化镍(NiMo3P)片制成的新型催化剂。在每个片状层中都有大量孔隙,旨在加速催化活性和质量转移。

研究小组说,氮掺杂有许多功能,包括增加导电性,优化电子密度和表面化学,以及在薄片中为水催化创造新的活性点。氮与表面金属结合时产生的电负性,有助于阻止不需要的离子和分子接触催化剂的表面,而表面上存在的磷酸盐、硫酸盐、硝酸盐和羟基离子则有助于阻挡胆碱并防止腐蚀。

实验发现,该催化剂表现出了突出的效率,并能完全抑制氯的生成。Mahmood表示,“这些新型催化剂运行所需的能量非常少,并且可以在室温下使用。它们还相对便宜,易于大规模生产,以满足绿色氢市场预期的需求。”

下一步,该团体将建立一个运行这些催化剂片堆的原型电解器系统,以生产大量的氢气,并开始优化系统规模的效率。

Mahmood指出,这项技术可以帮助实现澳大利亚政府的目标,即以2澳元/公斤(1.40美元/公斤)的价格生产绿色氢气。在这个水平上,它与使用化石燃料生产的“灰氢”相比,具有成本竞争力。

分享到:

关键字:氢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