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以史为鉴,全球能源系统的变化是如何演变的?如何才能加快正在进行的转型?
Virtual Capitalist网站发表信息图,展示了全球能源结构变化的历史,并点明加快清洁能源转型的关键。
在19世纪之前,人们主要依靠木材、干树叶和木炭等生物质来取暖和发电。动物驾驶的马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从生物质到煤炭的第一次能源转型始于工业革命。这种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燃煤蒸汽机的兴起推动的,这些蒸汽机进入了铁路、工厂和船舶。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以下是自1800年以来不同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份额:
紧随煤炭之后的是石油,石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主要能源。同时,各国对基础设施和天然气管道进行了投资,使天然气能够广泛用于供暖和发电。
除了经济因素之外,技术创新也是能源转型的催化剂。例如,天然气汽车和装配线的发明使汽车工业爆发式发展,石油消耗随之大大增加。在气候变化的威胁下,需要在未来几十年内远离化石燃料。那么,世界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加快清洁能源转型
虽然风能和太阳能是新一轮能源转移的关键,但它们有一些局限性,包括:
间歇性:由于依赖阳光和风速,发电量全天波动。
地域限制: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厂通常位于远离需求中心的偏远地区。
土地需求:由于其能量密度低,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场通常每单位电力使用大量土地。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可再生能源需要有可靠的能源支持,而核能就是完美的支柱。
核能在能源转型中的优势如下:
可靠性:根据容量因子,核电站的可靠性几乎是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的三倍。
零排放:核反应堆在运行期间不排放任何温室气体,是最清洁的电力来源之一。
安全:根据每单位电力的死亡人数,核能是第二安全的能源(仅次于太阳能)。
可承受性:核电站与其他来源相比具有成本竞争力,铀价格的大幅变化对运营成本的影响很小。
因此,核能对实现全球气候目标至关重要。事实上,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到2050年,全球核电容量需要增加一倍,才能实现净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