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今日头条 返回

“光伏+储能”创新应用需多方协同推进

作者:记者 郭锦辉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时间:2023-02-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现场热烈,场面火爆……这是近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一个“光伏+储能”相关论坛上看到的情况。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期,“光伏+储能”的发展和创新应用,得到相关部门连续发声支持,也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坚表示,近两年,我国新型储能政策密集出台。国家层面的储能政策为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提供了核心指导方向,地方配套政策也纷纷出台,加快了储能行业快速发展。

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比2021年底增长110%以上。

为推动新型储能发展,国家发改委组织开展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促进高校与企业协同开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和产业化链条,构建产学研用协同的新型创新体系。2022年,经“揭榜挂帅”、择优遴选,将重庆大学纳入“挂帅”高校。

2月13日,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BH0108号建议的答复”显示,后续,国家发改委将积极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

国家能源局表示,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完善新型储能支持政策,并加强与川渝等地能源主管部门沟通,指导各地加强新型储能规划布局和调度运用,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完善配套政策机制,强化产学研用协同,推动全产业链协调发展。

过去一年,光伏强制配套产业、配置储能现象仍时有发生,尤其是储能“建而不用”。针对此问题,2月16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熊敏峰在光伏行业2022年发展回顾与2023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表示,将会同有关方面研究优化储能调度运行机制。

除了国家能源局的“声音”,最近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到,加快“光储充放”一体化试点应用。

上海华能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光伏事业部总经理王枫认为,光伏增量市场的巨大,可能会给产业链带来冲击。以电化学储能为例,光伏产业链价格降低后,投资者热情高涨,也会带动储能方面的应用,供给可能会出瓶颈。

在创新发展的同时,储能安全隐患不容忽视。阳光电源光储集团战略客户方案部总经理刘超强调,电芯安全不等于储能系统安全,储能系统设备众多,电芯仅是其中之一。除了关注储能电池本身的安全之外,还需要从电气安全、系统集成、监控、事故预警、灭火和应急措施等不同层面加以关注并改进。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池储能产业研究室副主任王曦指出,要从电化学储能电池本体的安全、储能系统设计、配置、施工安全,到变流器、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等各部件之间协调,以及并网调度和运行维护等全流程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以杜绝安全隐患。

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所分布式能源系统研究室主任胡静指出,新型储能作为新生事物,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学界、社会等多方协同,重点从规划统筹、政策机制、规范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共同推进。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