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今日头条 返回

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雷宪章:应对能源转型三大挑战,核心技术方案是储能

作者:记者 史晓露 来源:四川在线 发布时间:2023-02-2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双碳”目标下,如何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2月23日,在第三届川渝民营企业家合作峰会暨第五届企业家天府年会上,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西南石油大学碳中和首席科学家雷宪章没有马上给出建议,而是先抛出了一系列问题。

“可再生能源是间歇性的,而且是靠天吃饭。我们的可再生能源能不能被电网有效吸收?有效消纳?”雷宪章说,特别是现在西北地区、我省甘阿凉地区的光伏和风电,电网不具备大规模把能源输送走的条件,我们怎么建立就地消纳的功能,这是我们未来必然面临的大问题。此外,大规模、高比例的不确定性电源,比如光伏和风电,能不能保证能源的稳定和安全供给?清洁能源能不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这是我们未来完成能源转型三个最大挑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最核心的技术方案就是储能。”雷宪章介绍,储能可以分成几大类,第一大类是小功率和小时级的储能模式,比较典型的就是电池储能,电池储能必须要充电、放电,从现在的电池储能技术来看,最多能够达到3—5小时。

第二种是跨日的储能模式,“抽水蓄能就是跨日储能的最好方向。”雷宪章说,除了抽水蓄能,还有压缩空气储能、液态空气储能等模式。

不过,这种储能模式也有局限性,他举例,比如新疆的一个大型风电厂,八九天没有任何风,不发任何电,抽水蓄能和压缩空气储能就不够用了,所以还必须有第三种跨季储能模式。

“它的核心就是把多余的电变成其他形式的能量,比如氢能、清洁能源、热能、冷能,变成其他能量储存起来,我们就能够把冬天储存的能量在夏天用,夏天储存的能量在冬天用。”雷宪章说,这样的储能方式,能在中长期补充电网缺乏的能量,消纳电网多余的电能,达到电网的平衡,保证安全供电。

在雷宪章看来,随着“双碳”目标深入推进,一定会产生非常多的颠覆性技术,企业需要抓住机遇,依托技术创新和技术突破,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