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数智化储能系统>构网型储能 返回

使电池散热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50%浸没式液冷方案护航储能安全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3-03-1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3月6日,全球首个浸没式液冷储能电站——南方电网梅州宝湖储能电站正式投入运行。该储能电站规模为70兆瓦/140兆瓦时,按照每天1.75次充放测算,每年可发电近8100万度,相当于用电高峰时350万用户一天所需的电能,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4.5万吨。该电站的正式投运标志着浸没式液冷这一前沿技术在新型储能工程领域的成功应用,为我国能源安全稳定和绿色低碳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储能电池存在持续发热问题

储能电站相当于城市的“充电宝”,其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并在电网用电低谷时,将多余的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于储能电池中,在电网用电高峰时,再将存于储能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进行放电,参与调峰调频,发挥削峰填谷的作用,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不过,储能电池在运行过程中会持续发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储能电池的冷却技术是影响储能电站安全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储能领域的热门研发技术之一。此前,储能电池的冷却技术主要为风冷散热和液冷散热,这两种冷却技术均存在降温速度较慢、降温时间较长的不足。

实现对电池的快速充分降温

2022年以来,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多方科研力量,组建材料科学、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等多学科交叉的科研团队,集中对浸没式液冷电池储能系统研制涉及的热管理、消防灭火、电气集成等关键技术开展攻关,解决了浸没式液冷应用于大容量储能系统的技术难题。

在梅州宝湖储能电站,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将储能电池直接浸没在舱内的冷却液中,实现了对电池的直接、快速、充分冷却降温,确保了电池在最佳温度范围内运行,有效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整体提升储能电站的安全性能。

“浸没式液冷电池储能系统的成功研制,实现了电化学储能安全技术的迭代升级,电池散热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50%。梅州宝湖储能电站的每个浸没式液冷电池舱容量为5.2兆瓦时,能够实现电池运行温升不超过5摄氏度,不同电池温差不超过2摄氏度。”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领军级技术专家、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广东)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志强表示。

截至2022年底,我国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已达到870万千瓦,预计到2025年底,装机规模将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年均增长将超过50%。浸没式液冷作为储能领域安全技术的创新突破,将持续推动储能产业的安全发展,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叶 青 黄 昉)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