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川渝合力打造智能电动车产业新高地 两地两轮电动车年产能超过1000万辆

作者:记者 白麟 实习生 鲁哲之 来源:重庆日报 发布时间:2023-03-3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3月27—28日,“绿色低碳 智行天下”——成渝地区两轮车智能与电动化创新合作研讨会在四川资阳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川渝两轮电动车年产能已超过1000万辆。未来,两地将合力打造智能电动新高地。

有行业调查机构预计,2023年中国两轮电动车市场销量将达到5400万辆。对此,当天与会的各界代表纷纷指出,这为川渝两地提供了新的产业机遇。

电动两轮车可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三类。中国电子商会会长王宁表示,目前电动自行车的续航里程已经达到了100公里以上,而且充电时间也不断缩短。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动自行车有望成为城市出行的主流交通方式。

除了电动自行车,在众多行业人士看来,川渝在电动摩托车产业上更应“当仁不让”。2022年我国摩托车销量达2142万辆,其中电动摩托占比达35%。受排放国标影响,全国预计有1.5亿辆超标摩托车在2022年到2025年期间将转向电动市场,将拉动电动摩托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重庆目前已有爱玛、雅迪、台铃等电动摩托龙头企业入驻,宗申、隆鑫等本土摩企也持续发力,纷纷新推出电动摩托产品。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位于资阳临空经济区的成渝电动车智能制造产业园正式授牌。业内人士认为,这标志着川渝协同打造智能电动车产业新高地进入到新阶段。

据了解,成渝电动车智能制造产业园规划面积500余亩,将着力打造配套设施全、智能化程度高的高新技术园区。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10余家,意向入驻企业30余家。

下一步,川渝将积极探索联合两轮车生产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攻关,重构产业生态和市场格局,同时引导骨干企业将车载芯片、车载操作系统、北斗导航等新技术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试点融合,推动产业合作模式和企业形态优化升级。

当天研讨会上,还有80余家来自成渝两地以及全国其他地区的电动车、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产业链企业、科研机构、投资机构现场开展了项目对接,并深入探讨了两轮车智能与电动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有效路径。

该活动由资阳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子商会智能电动汽车专业委员会、京东方精电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动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