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今日头条 返回

利好政策频出 电化学储能产业化提速

作者:记者 罗京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布时间:2023-03-3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作为新型储能的重要类型,电化学储能产业化应用提速。3月29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电站194座,总功率为3.68GW,总能量达到7.86GWh,同比增长175.81%。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多地出台利好政策,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储能产业仍有堵点待疏,包括尚未建立基于储能综合价值的补偿政策和机制等。建议合理疏导储能成本,将其纳入输配电定价成本构成范围。同时,合理制定新能源电源侧储能配置比例。

锂离子电池项目占主导地位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电站194座,总功率为3.68GW,总能量为7.86GWh,同比增长175.81%,占已投运电站总能量的60.16%。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中锂离子电池项目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占比86.51%,全部为磷酸铁锂电池。

截至2022年年底,已投运的电化学储能电站主要分布在电源侧,占比为48.40%,电网侧占比38.72%,用户侧占比12.88%。

具体来看,电源侧以新能源配储为主,占比达80.8%;电网侧以独立储能为主,占比89.31%;用户侧方面,工商业储能占比41.84%,产业园占比7.77%,EV充电站占比2.33%,其他占比48.06%。

中电联表示,近年来,我国新型储能行业快速发展。2022年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电站通过消防验收比例大大提高,电化学储能行业整体安全态势较好。

多地出台政策支持储能产业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多地出台政策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

3月27日,浙江省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浙江省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加快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积极鼓励火电合理配置新型储能,探索开展新型储能配合核电调峰、调频等多场景应用;优化电网侧储能布局,鼓励大用户、工业园区布局新型储能。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400万千瓦。

《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

根据《天津滨海高新区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办法》,对在高新区实际投运的储能项目,按照实际放电量给予项目投资方资金补贴,补贴时间不超过24个月,补贴标准为0.5元/千瓦时,单个项目每年补贴不超过100万元。

另外,《重庆两江新区支持新型储能发展专项政策》提出,鼓励新型储能应用示范。对在新区备案且建成投运的用户侧储能、分布式光储、充换储一体化等项目,储能配置时长不低于2小时的,按照储能设施装机规模给予200元/千瓦时的补助,对单个项目的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常州市推进新能源之都建设政策措施》提出,推进储能规模化应用。支持光伏等新能源与储能设施融合发展,对装机容量1兆瓦及以上的新型储能电站,自并网投运次月起按放电量给予投资主体不超过0.3元/千瓦时奖励,连续奖励不超过2年。

大唐集团新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吕晨光在2023年中国储能大会上表示,当前,储能参与现货市场收益不足,且未全面铺开;尚未建立基于储能综合价值的补偿政策和机制等。吕晨光建议,合理疏导储能成本,界定输配电服务对应的储能成本,并将其纳入输配电定价成本构成范围;合理制定新能源电源侧储能配置比例,加强储能安全、调用等方面的监管。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