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价格战引发市场洗牌,新能源汽车一季度“成绩单”出炉

作者:周菊 来源:经济观察网 发布时间:2023-04-0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进入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战持续,尤其是3月以来,燃油车降价又引发了“油电之争”。但根据国内新造车企业陆续发布的3月份销量数据,多家企业的销量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反而保持增长。

在经济观察网记者统计的12家新造车企业及品牌中,有8家在3月均同比增长,其中有四家增长超100%,它们分别是:岚图增长116%,极狐增长212%,极氪增长271%,深蓝汽车增长273%。在12家车企中,只有哪吒汽车、小鹏汽车、零跑汽车3家出现销量同比下跌。环比角度看,也有10家车企均实现环比增长,只有蔚来和创维汽车环比下跌。

从销量排名情况看,“蔚小理”中的理想和蔚来分别位列月度销量第一和第二。其中,理想汽车3月销量超2万辆,蔚来3月销量则为1万辆,环比出现了14.6%的下降。

小鹏汽车则仍呈现“掉队”态势,3月销量仅为7000辆,虽环比2月上升16.5%,但同比下滑54.6%,仅位列第五名。在2022年曾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的哪吒和零跑,也有些后劲不足,哪吒3月销售10087辆,同比下滑16%;零跑3月销售仅6172辆,同比下滑39%。

与此同时,新一批的“黑马”出现,如去年均刚开启交付的深蓝汽车和奔驰Smart,都展现出较强的增势,其中深蓝汽车3月销售8586辆,超越小鹏汽车位列第四名;奔驰Smart国产后销量也上涨较快,3月销售5911辆,环比上升63.5%,进入前10名。另外极氪3月销售6663辆,位列第8名。

此外,问界、岚图、极狐、创维四家,在3月销量则均在4000辆以下,规模较小。

3月的数据显示,新造车企业的市场格局正在发生着细微变化,一些此前表现较为强劲的车企增速放缓甚至销量下滑,而一些新面孔展现出较强的活力,成为新造车企业中的新“黑马”。这种趋势在一季度的总体销量排行中体现得更加直观。

一季度和3月份新造车企业排名的前6名是重叠的。其中,理想和蔚来仍占据榜单前两名的位置,理想一季度累计销售5.26万辆,同比增长65.8%;蔚来累计销售3.1万辆,同比增长20.46%。但小鹏累计销售仅1.8万辆,同比下滑47.25%。是“蔚小理”中唯一一个销量下滑的,排名也从2022年的第四名下滑到第五名。

事实上,从2022年开始,小鹏汽车的销量就出现掉队迹象,其中的原因包括:品牌定位模糊、产品线混乱、内部人事变动,以及行业竞争激烈等多重因素。从一季度的表现看,小鹏汽车仍未走出低谷。

哪吒和零跑的表现也与去年大相径庭。其中,哪吒是2022年的新造车企业的销量冠军,超过了“蔚小理”,但在今年一季度,哪吒汽车累计销售2.6万辆,同比下滑13.19%,位居理想和蔚来之后;零跑汽车在2022年进入10万辆俱乐部,位列第四名,但今年一季度累计销售仅1.05万辆,同比下滑51%,掉出销量头部企业的位置。

此外,赛力斯在2022年一度以7.6万辆销量成为行业“新星”,但今年一季度仅销售1.17万辆,势头大大减弱,这被认为是在华为赋能的热度过后,问界产品本身存在着价格较高、营销不到位等问题的拖累。

在今年一季度,去年刚开始交付的深蓝则累计销售1.88万辆,超越小鹏汽车,位列榜单第四名。极氪累计销售1.5万辆,同比增长84.86%,位居小鹏之后,但差距已经很小。Smart累计销售1.27万辆,作为跨国车企的新能源品牌表现不错。

岚图和创维总体来看仍然规模较小,岚图一季度累计销售仅5682辆,创维则累计销售3946辆。

随着新能源汽车竞争加剧,新造车企业的市场格局将持续发生变化。同时值得留意的是,随着“价格战”的持续,一些新造车企业在今年开始显现出难以为继的迹象,如威马汽车因资金出现问题而裁员紧缩,天际汽车也被曝发布停工停产的通知,疑似资金链出现问题。新造车企业的市场“淘汰赛”已然拉开帷幕。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