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际新闻 返回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开发无须脱盐的海水制氢方法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石化报 发布时间:2023-04-2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研究人员日前研发出一种更便宜、更节能的海水制氢方法,可直接将海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而无须脱盐。新工艺跳过了海水淡化步骤,从而减少了相关成本、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长期以来,氢被认为是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特别是能够帮助制造业、航空业和航运业等行业实现脱碳。

目前,大部分的氢都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制氢每年可产生约8.3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英国和印度尼西亚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的总和。电解水制氢工艺成本较高,与化石燃料制氢相比尚不具备成本竞争力,绿氢在全球氢能总产量中的产比仅为1%。电解水制氢不仅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还需要消耗大量淡水或淡化水,生产一公斤氢大约需要9升淡水,而且电解槽使用催化剂也较为昂贵。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副校长级高级研究员纳西尔·马哈茂德说:“对于许多难以轻易转换为可再生能源的行业来说,氢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但要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所使用的氢能整个生产周期都必须100%无碳,而且不能破坏世界宝贵的淡水资源。我们研发的海水制氢方法简单且易于推广,比目前市场上其他生产绿氢的方法更具成本效益。希望这一技术可以推动澳大利亚建立起蓬勃的绿氢工业。”

电解水制氢使用电解槽,通过电流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电解槽使用的催化剂十分昂贵,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水,还会产生有毒的氯气。

“海水制氢的最大障碍是氯气。氯气可以作为副产品伴生。假设我们使用海水制氢来满足全球的氢能需求,那么每年将生产出2.4亿吨氯气,这相当于全球氯气总需求量的3~4倍。用这样的制氢方式来取代化石燃料制氢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破坏我们的环境。但是我们研发的制氢工艺不仅不产生二氧化碳,也不产生氯气。”马哈茂德说。

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高效、稳定的催化剂,专门用于海水制氢。他们通过一种简单的方法改变了催化剂的内部化学性质,使其容易大规模生产,从而大幅降低了催化剂的成本。这种新型催化剂使用时所需的能量很少,并且可以在室温下使用。虽然此前已有科学家研发出用于海水制氢的其他催化剂,但它们很复杂,难以规模化生产。

这项技术有望大幅降低电解水制氢的成本,足以满足澳大利亚政府的绿氢生产目标,可以将绿氢成本降低到2澳元(约合人民币9元)/公斤。

研究人员已为相关技术申请了专利,并计划开发一个电解槽原型。

分享到:

关键字:氢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