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新能源汽车扎根乡村还需破除瓶颈

作者:王金玉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23-05-1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会议鼓励企业下沉销售服务网络、面向农村培养维保技术人员、丰富新能源汽车供应、加强安全监管。这对于破除新能源汽车下乡瓶颈、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利好,有助于新能源汽车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本版的两篇评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评析。

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会议强调,要聚焦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突出瓶颈,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创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确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要引导企业下沉销售服务网络,鼓励高职院校面向农村培养维保技术人员,满足不断增长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需求;要进一步优化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的政策,鼓励企业丰富新能源汽车供应,同时加强安全监管,促进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健康发展。这对于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的进一步推广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过去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销量从2020年的39.7万辆增至2021年的106.8万辆,到2022年已经达到265.98万辆。与城市相比较,农村市场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22年,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市场渗透率为24.1%,在乡村市场渗透率为20.4%。笔者认为,要想让新能源汽车在广大农村地区“遍地开花”,还需要真正“沉下去”解决实际问题。

众所周知,农村地区对新能源汽车有非常大的消费需求,这从过去多年来低速电动车在农村地区的“野蛮生长”就可以得到印证。近几年,相关部门对低速电动车的规范管理和新能源汽车的下沉,使低速电动车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随之而来的是以A00级为代表的微型电动汽车在农村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为了更好地抢占农村市场,很多厂家都推出微型电动汽车,其中不乏五菱宏光MINIEV这样的爆款车型。但是,也有部分车型只是低速电动车的升级,技术水平较低;还有一些车型并没有针对农村地区的使用需求进行适用性开发,不但没有真正满足农村消费者的需求,还给部分农村消费者造成了不好的使用体验。微型电动车销量的节节下滑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一问题。由此可见,农村地区对新能源汽车有需求,但并非所有产品都适用,要想更好地打开农村市场,车企还需做好市场调研和产品的适用性开发,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丰富消费者选择,产销对路才有市场。

在产品满足需求的同时,包括充电服务、维修保养在内的售后服务也是新能源汽车下乡亟待解决的问题。事实上,在开拓农村市场的过程中,很多厂商往往忽略了售后服务网络等配套问题。以充电服务为例,农村地区用户普遍具备安装私人充电桩的条件,但有些厂家配备的充电桩却不那么给力。前段时间,一位网友使用厂家配备的家用充电桩给续驶里程500多公里的电动汽车充电,一晚上十几个小时却只充了20%的电量,这一经历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如此慢的充电效率自然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感,也会影响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使用热情。当然,家用充电桩效率低的问题,不仅和产品技术水平相关,还与居家用电等很多因素有一定关系,但无论如何,只有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才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开拓农村市场。另外,车企在农村地区的销售网络还不健全,缺乏配套的维修保养服务,让农村消费者在产品使用中遇到诸多不便,也阻碍了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步伐。

新能源汽车下乡是一项长期活动、系统工程。我国有4万多个乡镇,分布广泛且单村规模较小,这是新能源汽车在乡村推广面临的现实。如何因地制宜铺设销售网络,把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推广到分散的农村市场,是新能源汽车在下乡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也是新能源汽车能否扎根乡村的关键。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阔,要想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还需要车企和充电服务商等相关各方真正“沉下去”,解决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的实际问题,让农村消费者买得舒心、用得放心。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